关于印发《淮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有关学校,淮师大附属中学,市体育中学: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淮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淮北市教育局
2025年9月11日
淮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育人导向。树立科学育人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全面发展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坚持科学评价。注重减量提质,科学确定录取计分方式,建立“全科开考、选科计分、综合评价、规范招生”的考试招生机制,促进“教-学-评”有机结合。
(三)坚持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健全体制机制,统一考试程序和标准,规范操作,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二、考试安排及实施
1.考试科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均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信息科技、音乐、美术等13门科目。其中:外语包括听力,物理、化学等科目包括实验操作。
2.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地理、生物学等科目实行笔试考试(闭卷);道德与法治、历史等科目实行笔试考试(开卷);物理、化学等科目实行笔试考试(闭卷)与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体育与健康实行现场测试方式;信息科技实行上机考试方式;音乐、美术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3.成绩呈现方式。淮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分数呈现的各学科及分值分别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70分;物理70分、化学40分,物理、化学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各按10分计入相应学科总成绩;体育与健康60分;地理40分、生物学40分、信息科技30分。以“合格”和“不合格”呈现的学科为:音乐、美术。
4.考试时间。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规定及要求,在学科教学结束时进行。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地理、生物学、信息科技。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
全省统一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为每年6月14日至17日。八年级信息科技考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6月17日后一周内进行,考试形式为分场上机考试,每场30分钟。
体育与健康考试原则上在4月全部完成,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原则上在5月全部完成,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音乐、美术等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学年课程结束时进行。
如有新的规定和要求,市教育局将对中考时间等进行相应调整并通知。
5.组织实施。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信息科技等科目由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市教育局组织实施。体育与健康、实验操作等科目由市教育局确定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市、县教育局组织实施。音乐、美术等科目由市教育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学校组织实施。
三、成绩应用
(一)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为录取基本依据。计分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实验操作。
(二)初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情况是初中学校课程管理和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坚持问题导向,指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学生全面发展状况分析。注重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采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评价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并形成档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任,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配套措施,细化工作举措,做好政策发布、宣传、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保障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二)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禁压缩国家规定课程课时。转变育人观念,规范教学秩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优化招生录取。规范考试招生管理,严肃查处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中存在的违规行为,确保公开公正。加强人才培养贯通衔接,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特色发展,促进多元评价方式与招生录取方式有机结合。
(四)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设施等方面保障,满足学校教学需求。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和要求组织考试,做好考务安排、试卷评阅、成绩应用等工作,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五、附则
(一)本方案中关于考试安排及成绩运用自2025年秋季入学的八年级学生开始施行。2025年秋季入学的九年级学生仍按原方案执行。
(二)本方案由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三)本方案自2025年9月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