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安徽省淮北市教育数字基座建设项目方案的公告
一、征集人
淮北市教育局
二、项目名称
安徽省淮北市教育数字基座建设项目
三、项目预算
项目投资约600万
四、项目内容(技术支持团队协助编制)
(一)基本情况:以《安徽省教育管理数据元素和代码规范(试行)》为指引,建设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育治理、教育数据基座等,方案应注重系统性、前瞻性与可扩展性,满足淮北市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项目需求:
建设内容 |
总体建设需求 |
数据中心 |
建好数据中台,数据中台需具备数据集成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开放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模块,方案中应考虑各功能模块的完整性、全面性等。提供数据标准建设方案,围绕数据标准的制定,形成相应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交换管理办法及数据使用管理办法等。 方案应充分考虑我市数据采集层面存在的困难,能有效利用各类技术工具和方法,多管齐下,解决数据采集、数据治理问题。方案提供方所具备的其他资源、能力亦可在方案中予以说明。 方案应针对我市教育数据存储层面的问题分析,详细描述关于我市教育数据仓库建设与优化的思路,应合理规划数据仓库层级,并提供各层级内涵建设方案。 |
数据治理 |
方案应围绕全市教育领域业务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资源目录建设、数据开放服务等。需包含教师、学生、学校、教学教研等相关数据治理服务,解决数据治理中关于“人”“财”“物”这些对象相关治理工作。通过有效的数据治理,能有效管控全市教育全域的人员信息、学校信息、教育教学信息等,应对数据孤岛等问题。 建立数据治理平台,通过系统界面配置需要治理的业务数据表及数据字段项。 |
应用中心 |
建立综合分析平台,具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从学生管理、学业管理、素质评价、心理健康、体质监测等方面,建立健全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数据。依托详实的学生数据进行精准的学情诊断,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波动及兴趣爱好等多维度信息,全面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个性化学习和智能化诊断支撑。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教育质量的全面监控。 从教师管理、教师培训、师资调配、职称管理、教师评价等方面,健全教师教育发展数据,通过对教师数据整合,形成教师画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师资调配、教师招聘、教师预测等分析。搭建全市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培训项目、学员、学分的全流程管理,建立教师终身电子培训档案,精准记录参训情况、学分积累和专业成长轨迹,完成培训学分信息化管理与电子证书认证机制,同时实现各种活动的全流程管理,建立区域活动专家库系统。 做好全市学校的校情分析,并通过分析统计报表、数据可视化大屏等多维度进行数据展示。通过数据中台,将学校相关的多维度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解决学校管理常态化运行中的各类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 |
建立应用整合平台,涵盖应用汇聚、对接、展示中心、应用管理后台和应用管控统计中心等功能。 |
|
面向一线教师、教研员等教育用户,提供低代码应用开发服务,通过页面编排、数据建模、流程编排、服务编排、数据统计、报表编制等操作搭建应用。 |
|
物联中心 |
物联中心服务实现学校物联智能设备的接入与管控,通过物联平台,实现学校智能化设备统一接入、统一管控,解决设备管理效率低,问题排查难等问题。 |
消息中心 |
消息中心主要为各级用户提供通讯服务和消息安全监管服务,通过 “短信”“私信”“邮件”及三方社交软件等主流消息通道,保障终端用户信息交流高效便捷。同时通过消息内容安全监管,保障通讯过程绿色安全。 |
组织中心 |
组织中心需要实现多级架构,实现组织信息管理、组织树管理、组织部门管理、内部教职工管理、用户账号管理、管理员工具等功能,支持相关数据的批量化操作,提升效率。 |
五、方案报送要求
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具备数据治理、系统集成等领域的专业技术团队,熟悉职业教育数据标准规范。
3.方案中不能显现投送单位的相关信息,否则作无效投送处理。
4.材料提交:方案需包含技术文档、实施计划、预算明细和相关成功案例等。
5.各单位投送的方案征集书需自行装订(采用A4复印纸打印(含封面)并用黑色装订夹条装订)编写、排版(含字体、字号)。页码格式为:Word页码,普通数字2,页面底端居中。未按照要求制定的项目方案征集书模板格式的征集书一律作无效报送处理。
六、投送方式
1.方案一式五份,装订成册,同时将电子档刻录u盘一并装入档案袋,档案袋密封加盖投送单位启封章,交市教育电教馆。
2.有意向者请于即日起至2025年8月22日,每日(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00,下午14:30—17:00将相关证明材料和成功案例密封后交至淮北市教育局电教馆。
七、有关说明
1.本次征集活动坚持资源参与原则,征集的设计方案仅为我市教育局相关项目建设方案撰写的参考依据,不做他用,我市教育局不收取和支付任何费用。
2.活动期间所有材料由我市教育局收集保管,方案不退还应征单位。我市教育局对征集方案具有无偿使用权,有权吸取各征集方案的优点,对方案进行二次创作,如修改、增删、综合等,优化设计形成最终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决定招标采购、建设方式。
3.方案应征单位必须是设计方案的原创单位,并保证提交设计的设计方案不会侵权任何其他人的知识产权。如发生由此造成的任何纠纷,一切法律责任由应征单位承担。
4.凡参加本次应征的单位均视为同意并接受本声明,无需书面或其他方式确认。
5.应征方案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被视为无效:
(1)方案征集稿逾期发送(以提交时间为准);
(2)提交的文件不符合本文件规定;
(3)图片和文字辨认不清、内容不全;
(4)方案中包含个人信息、标记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6.市教育局将组织评审小组,对投送单位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评审。
征集联系人:刘 歌 ; 联系电话:3885129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花庄路2号
淮北市教育局
2025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