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039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9-30 16:46 字号:

尊敬的民盟市委会代表:

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局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研学方面的安排部署,通过部门联动、社会搭台、家校配合的方式,促使中小学研学游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立足本土资源,加强顶层设计

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安徽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建立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配合的研学教育工作格局,立足市域内各类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协同宣传、发改、文旅等部门先后联合印发了《淮北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基地建设、课程体系、空间布局、收费标准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谋划全市研学工作。

二、强化基地建设,夯实硬件基础

我局充分挖掘市域各类优质社会教育资源,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五大板块,对政治素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运行制度、安全保障等方面严格规范、高质量打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不断提升基地建设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师生研学服务。截至20255月,全市建有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9处、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7处。

三、着力课程开发,提供资源支撑

实施《淮北市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为学校、研学实践基地及研学服务机构的课程设计与线路开发提供指引,帮助各有关学校、基地等做好研学课程开发。各学校结合学段学生特点,逐步建立小学、初中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以省情国情为主的不同层次和多元类型的研学活动课程体系。各学校把研学课程开发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衔接,多学科、跨学科设计打造研学课程。把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和学生学习有机融合,与学校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相结合,使研学旅行功能最大化。

四、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家校共育

各中小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遵循家长和学生自愿的原则,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采用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将研学旅行相关信息提前告知家长,使其明白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并及时主动沟通协调交通、公安、卫生、市场监管等部门及目的地所在镇街道安全管理办公室,共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对接市文旅体局等单位,加强沟通协作,鼓励学校及时对接研学基地,联合设计和开发研学课程,提升全市研学发展水平。同时,根据《淮北市促进消费政策举措清单》要求,秋季学期开始,拓展研学游区域范围,引导学校组织小学生在市内、中学生在省内开展研学活动。

再次感谢您对淮北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办复类别:A类(盖章)

联系单位:淮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

联系电话:0561-38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