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153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刘斌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后,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淮北市教育局以改良教育生态、完善教育格局、丰富教育内涵、加快教育发展为目标,在顶层架构、运行机制、实践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力求构建家校社共育共赢的良好教育生态。结合我市实际,逐步搭建并完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课堂等家校共育平台,逐步壮大由专家、专业师资、家长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凝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方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一、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环境
学校主动搭建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平台,通过家长会、家访、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密切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春季学期开学前,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家访9万余人次(包括电话访、微信访、上门访等)。强化家校互动,开展“家校共育”家长公益讲座等活动283场次,近5万名家长参加,指导家长提升育儿水平。此外,组织淮北市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开展“携手共育未来——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联合传媒中心打造家校社共育广播类栏目《天天家长会》,邀请心理专家、资深教师、优秀家长做客直播间,与学生及家长深入沟通,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活动15场、播出栏目340期,覆盖近300万人次。针对排查出的在校困难学生,85所学校指导包保人员及班主任、科任老师谋划家访内容;包保人员及班主任、科任老师通过多种渠道,调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等情况及时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讨改进措施,形成育人合力。
二、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和被害案件发生罪”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质量发展年度评估体系,从德育基础管理、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安全管理等方面设置评估要素,加强方向性指导。制发《关于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针对摸排出的“重点学生”,全市85所学校(市直8所、濉溪县57所、相山区9所、杜集区5所、烈山区6所)均明确专人落实结对帮扶帮教工作,实行学校中层及以上管理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结合学生实际逐生制定针对性帮扶教育措施,建立“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包保”工作台账,通过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开展谈心谈话、加强专题教育等方式,点对点落实帮扶教育、行为矫治,动态跟踪帮扶情况并及时调整帮扶策略,确保帮扶帮教措施有效。2025年3月实施帮扶以来,组织开展家访530人次(包括电话访、微信访、上门访等),与困难学生谈心谈话473次,开展心理疏导353次。此外,对严肃校规校纪的学生依法依规进行惩戒处分,如:市黎苑小学按照《惩戒规则》责令学生书写400字说明,参加公益服务一周,并由学校保健医生做好生命健康一对一帮扶。
2025年,安徽省教育厅等18部门印发《安徽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实施方案》,我局将认真落实省教育厅文件要求,构建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工作模式。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做好家校共育工作。不断推动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提升家庭教育整体质量,积极引导家长由被动“参与者”转变为共赢“合伙人”。
再次感谢您对淮北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
办复类别:A类(盖章)
联系单位:淮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联系电话:0561-38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