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第四次会议第0094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9-29 11:27 字号:

尊敬的政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的建议》收悉,您的提案深入分析了我市高中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并就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对此,我们表示衷心感谢!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提案内容答复如下:

一、我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及安徽省关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将其作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的重要抓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特色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我市多所高中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形成了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例如,淮北市第七中学作为烈山区的重要高中,确立了“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办学宗旨,大力发展艺体特色教育。该校开设了音、体、美特长班,并通过联合办学方式探索开设播音主持、编导、体育舞蹈、书法等专业训练班,其艺体类考生本科达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为众多文化课成绩不占优势但具备特长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开辟了升学和成长新通道;淮北市第一中学在2025年特长生招生中探索招收科技类特长生;淮北市开渠中学探索俄语班教学。截至目前,我市现有特色高中4所,其中艺术特色高中2所(淮北市龙波艺术高级中学、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美术特色高中1所(淮北市通宁高级中学),足球特色高中1所(淮北市第七中学)。另外,淮北市第一中学(足球、田径、篮球、 排球),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田径、篮球)被评为2024-2026 年安徽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二)县中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推进淮北师范大学和淮北实验高级中学对口帮扶孙疃中学和临涣中学工作。推进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通过挖潜本地优质资源实行强校+”模式开展结对合作,淮北市第一中学与淮北市第七中学、淮北市天一中学开展结对合作,进一步缩小区域、校际教育差距,持续推进我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县中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力度,改善县中办学条件。同时,加强对县中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目前,县中办学水平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教育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积极探索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市教育局制定《淮北市市直普通高中学校高质量发展年度评估方案》。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5个方面内容对市直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在学生发展评价中,制定了围绕学生健康生活、体育发展、美育实践、学业发展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提升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将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纳入评价指标,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四)职普融通合作交流深入推进

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设立职普融通班,推动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在课程、师资、资源等方面的共享与融合。2025年中考招生方案中,由淮北工业和艺术学校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招生计划200人,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实际录取192人。

(五)普通高中招生政策不断优化

按照《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在2025年中招工作中调整体育类特长生文化课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有序推进特长生招生工作,2025年全市高中共录取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特长生418名。推进皖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由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举办皖北优质扩容班,招生计划55人,实际录取55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政策支持保障

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深度融入我市教育发展“十五五”规划谋划中,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学校特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合理确定各普通高中发展定位,突破普通高中同质化瓶颈,推动高中从分层发展向分类特色发展转型。用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扶持政策,支援校通过实施全面托管、师资联用、文化联融,以期基本实现理念融通、管理互通、资源连通、研训一体的发展,提高我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

(二)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拓宽招生渠道推进皖北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办好办优皖北优质扩容班。在中职院校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优化特长生招生计划和特色项目,规范普通高中特长生招收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好适应新高考。

(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

确立特色高中创建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探索建设科技高中、人文高中、体艺高中、综合高中四种类型特色高中,培植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及项目,在办学机制、管理体制、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学校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体系。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办学传统,挖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创建特色学校。同时,加强对特色学校的指导和评估,推动特色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全面发展的教育本义所在。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宝贵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提案内容,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措施。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必将呈现出更加百花齐放、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更好地为淮北学子成长成才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