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25年第二季度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信息
一、加强基础硬件建设,不断提升智慧校园品质升级。
一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大力改善学校数字化办学条件,加快普通教室数字化改造升级,完善教与学信息化终端设施,积极推进市直学校智慧黑板77块、计算机机房2间采购工作。二是积极推进试点申报。加强各级数字化应用创新工作,全面推进我市国家第二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申报,组织烈山区、相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相山区第三实验幼儿园申报央首批“生态友好幼儿园”项目试点区、试点园,遴选报送国家中小学应用案例3个。
二、坚持应用为王,不断推进各级平台的管理应用。
一是持续推进常态化应用。利用省智慧学校建设应用监管系统,推动智慧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截至目前全市智慧学校春季学期运用智慧课堂开设课程科目应用不少于3门,每周不少于6课时任务,目前全市所有智慧学校均已完成。二是加强平台管理工作。持续优化市级5G+智慧教育平台,6月份完成系统平台全面升级工作,增加名师工作室,支持在线研讨、课例展示及资源共享功能等,不断数字化赋能我市教研提升。加强与省皖教云平台对接,协助做好“皖教云”平台市级账户开通以及学校信息更新完善。
三、大力举办各类活动,不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能力。
一是开展师生专业素养活动。举办2025淮北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通过三级推选遴选市级教师作品199件,同步推荐3个项目40组作品参加省赛,全力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6月21日在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组织开展淮北市第四届中小学生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优秀作品评选活动,设置Kitten(源码编辑器)图形化编程、Python(海龟编辑器)编程、GOC创意编程ICode创意编程、三维程序智能设计等赛项,全市共计1000余名学生参加。启动2025年淮北市中小学智慧教育优质课评选,目前全市共收集教师作品200余件。二是开展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人工智能专业培训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起草《关于开展淮北市2025年度“智慧徽师成长计划”培训工作的通知》,组织全市18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联合市教研室、相山区教育局在相山区相山路学校举办2025年淮北市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培训班,全面提升教师数字信息素养能力。三是强化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创新应用。组织2025年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申报,共收集课题28个,目前正在进行专家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