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5-07-25 11:32 字号: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市教育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在强引领上下功夫,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1.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举办读书班、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分层分类抓好学习研讨,开展专题辅导报告2场,组织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座谈交流和集体廉政谈话;赴宿州第三监狱开展警示教育,召开市教育系统警示教育大会。对标对表开展问题查摆和整治整改,局领导班子全面查摆9个方面问题,制定整改举措22条,局属各基层党组织建立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21个;组织关键岗位干部排查廉政风险点194个。扎实开展违规吃喝问题等5个专项整治,落实宴会宴请报备制度和每日提醒机制,严禁教职工操办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精准精细组织开门教育,12345热线等民生呼应平台、下沉学校走访调研,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积极主动回应家长关切问题,高效化解一小二中南湖校区秋季招生入学信访、十二中高考听力舆情等。

2.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全市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专项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系统推进整治。制发4项专项整治方案,召开全市集中整治工作会议,一体落实推进学习培训、动员部署、排查整治、建章立制等工作举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开展培训9次,覆盖2300余人,排查整改问题264个,完善制度19项。坚持开门整治。强化纪审联动,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确保接诉即办,及时化解矛盾。

3.全面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全市124所公办独立法人中小学校已全部完成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育强培优年专项行动。开展民办学校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持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相城绿梦》获全市第二届先锋讲述微党课擂台赛一等奖。

(二)在提质量上下功夫,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1.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评估认定和安心托幼行动为抓手,大力提升保育教育质量,全市53.63%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6.34%,新增托位380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开工7所,开工面积24460平方米。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集团化办学改革,采取名校+薄弱校”“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等形式,组建27个教育集团。相山区获评安徽省义务教育县域校共体试点县(区)。出台《淮北市基础教育学科基地建设实施意见》,加强9个学科基地建设带动教科研水平提升。针对性推动初中教育优质发展,举办全市初中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全市初中校长100余人参训。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开展2024年度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年检工作。

3.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深入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合肥一六八中学教育集团淮北五中分校举办皖北优质扩容班,深入推进淮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孙疃中学和市内优质高中帮扶县中工作,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整体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巩固普通高中大班额治理成果。深化普通高中三新改革,高考平稳顺利。

4.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入围国家级双高计划。围绕我市五群十链重点产业,引导院校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召开学科专业调整座谈会。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平台,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淮北工业和艺术学校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获批立项建设;成立淮海经济区10地市低空经济共同体,谋划与中航工业合作开展低空经济领域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参加第八届淮海职教杯创业大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拟定实施2025年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央资金项目19个。

5.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开展2025年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情况核查,核查适龄残疾儿童1412人。开展全国第三十五次助残日活动。做好市、县特殊教育学校结对帮扶工作。

(三)在增活力上下功夫,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1.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学校高质量发展年度评价办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启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开展高中阶段职普融通试点,淮北工业和艺术学校和淮北一中结对组合试点共同体,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积极推进特长生招生工作。

2.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立足课堂主阵地,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切实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严查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召开全市科学教育发展现场会,全市中小学校长、科学教师等200余人参加。淮北一中等3所学校获批全国第二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3.打造东部新城全龄段名校集群结合集团化办学改革和市教育局直属幼儿园管理体制改革,以淮北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为龙头,淮北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淮北市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及淮北学前教育学科基地学段贯通、资源共享,以集团+集团模式,打造东部新城教育联合体。

4.深入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举办淮北蚌埠安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合教研活动,三地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参加,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推进落实市领导到联系学校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化体教融合,实施推进“1102”工程,研编各学段课间活动指引,出台《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举办奔跑吧·少年2025年安徽省青少年棒垒球比赛淮北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青少年科技体育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获耐高杯全国高中生篮球联赛安徽基层赛亚军,打造体育+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推动美育熏陶,举办淮北市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成果专项展演活动,5个专场37个优秀作品参演。举办童心向党 童画家乡少儿书画大赛和文艺调演等淮北市教育局获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地(市)、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优秀组织奖1个作品获声乐二等奖。

5.实施淮北市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成立淮北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专项调研立足促进教育决策精准化和教育治理高效化,谋划建设全市教育数字基座。组织deepseek教育应用场景培训举办2025淮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和第十届淮北市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不断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推进皖教云智慧学校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每周不少于6课时任务达标率99.16%

(四)在强保障上下功夫,夯实教育发展底座

1.着力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支持改善办学条件,上半年已开工校舍维修改造项目31个,完工29个,完成投资1189万元。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累计争取上级资金45227.71万元,支持学前教育促进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等项目落地实施。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推进市一小、市二中(南湖校区)建设。

2.着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常态抓好师德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组织市直学校新任教师专项培训和音体美、劳动教育等7个专题的骨干教师培训,330余名教师参训;举办全市优质课大赛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设计大赛,全市700余名教师参与。赋予省示范高中招聘自主权,淮北一中等高中公开引进教师40名。依法依规保障中小学教师待遇。

3.着力夯实校园安全防线。强化安全教育提醒,持续通过“1530”安全教育机制、公众号、家长群、校园广播等开展全方位、高频次安全宣传教育。持续加强校园安防设施建设,抓实学校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将应急演练纳入安全教育常态化工作,开展消防、防震、防溺水等各类应急演练活动900余次,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防溺水工作,健全落实五包责任制,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风险水域2806处。开展校车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全市初中、高中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天天家长会”“晓燕工作室”“教育视界等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近百场(期)。

4.着力办好教育民生实事。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实现现有学段、现有学校、现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春季学期全市拨付困难学生资助资金3511.01万元,惠及34240名学子。实施老有所学行动,依托党员电教、开放大学等资源优化老年远程教育,全市老年学校新增学习人数2.59万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12.2万人。推进光环境达标工程,累计完成对577间中小学光环境教室改造。

5.着力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强化中小学生日常管理,召开淮北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全市中小学校校长等230余人现场观摩学习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管理;动态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推进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组织到法庭庭审现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开展沉浸式教育和普法宣讲进校园等活动200余场。压实校园防欺凌工作,建立健全防治欺凌工作协调机制,开展教职工欺凌识别与干预技能专项培训。加强专门教育和专门学校建设。

下半年工作计划

1.聚焦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推深做实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育强培优年专项行动,促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入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动校园餐等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常态长效,深化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准党建与教育中心工作融合共进方向,引导教育党员干部改进作风、聚力攻坚、干在实处,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2.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举办“思政教育有我 培根铸魂育人”大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强化青少年行为养成。以体教融合为牵引,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探索开展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推动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步提升,指导相山区和烈山区接受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评估认定。实施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集团化办学培育新的增长极,通过智慧教育构建资源流转生态,加快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补短板。不断加强9个学科基地建设,结合三名工作室建设,有效提升教学教研水平。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学段衔接、贯通培养机制,构建以数学为核心的科学素养和以阅读为核心的人文素养交互培养模式。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达标规划,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学校资源优势,推动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以淮北新能源应用技术产业学院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项目为牵引,系统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双优建设。

3.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施学校高质量发展中期评估,完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推进高中阶段职普融通试点建设。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深入实施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缩小城乡、校际办学差距。着力打造东部新城全龄段名校集群实施职普融通办学模式改革,推动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融合发展。

4.建强教师队伍。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完善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加大警示教育力度,深化师德师风排查治理。完成2025年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分层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组织全员培训、跨学科培训及思政课教师专题培训,做好音体美等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和徐淮交流工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推动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辐射带动,促进城乡教师协同发展。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交流轮岗,促进薄弱学校师资均衡配置。健全教师激励保障,落实教师待遇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

5.守牢安全底线。坚决守住教育系统安全底线,确保教育系统大局稳定。密切关注掌握涉教涉校涉生网络舆情信息。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问题,加强专门教育和专门学校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抓实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建筑物、防震减灾、反恐防暴、防溺水、防欺凌等各项重点工作,有效防范遏制学生伤害和非正常死亡。

6.强化保障支撑。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紧扣教育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措施等,系统做好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智慧教育成效,加快构建教育治理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和支出力度,确保全市2025年度教育财政投入实现两个只增不减加快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改善等上级资金支持项目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