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信息
2024年,市电化教育馆紧密围绕全市教育年度目标工作任务,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智慧学校建设、信息化平台应用、教师能力和师生信息素养水平提升等方面扎实推进工作。
(一)深化智慧学校建设与应用。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度,全市智慧学校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学校终端设备配备,优化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园网络质量检测,对26家存在网络问题的学校进行整改销号,按需适度增加学校和班级网络带宽,有力的保障平台畅通运行。二是智慧学校常态化应用。利用省智慧学校建设应用监管系统,推动智慧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常态化应用。截至目前全市智慧学校均已完成春季学期运用智慧课堂开设课程科目应不少于3门,每周不少于6课时任务,秋季学期正持续推进。三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首批市级中小学智慧学校应用示范区、示范校遴选工作,选出市级示范区1个、示范校20所,并推荐相山区和10所中小学参评省级中小学智慧学校应用示范区、示范校评选;举办2024年淮北市中小学智慧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246名教师获奖,并推荐13名教师参加安徽省智慧教学创新活动;举办2024年全市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208名教师获奖,并推荐30名教师参加全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举办第六届人工智能优秀课例设计评选,110多名教师参加,63人获奖。
(二)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服务效能。一是持续推广国家平台应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工作的通知》(教电〔2024〕11号),完善市县学校三级平台应用支持服务单位及责任单位组织机构。持续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师生全员注册应用工作,截至目前,淮北市总注册用户39.43万,其中学生注册量为30.14万、教师注册量3.01万、家长注册量5.67万。淮北市濉溪路小学《借助智慧资源家校共筑学生健康心理》案例成功入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家校协同育人优秀案例。二是建好用好地方平台。加强市级平台建设和应用,截至目前,“淮北市5G+智慧教学系统”共计注册学校数量400所,注册教师1.72名,学生11.63万名,使用系统进行课堂教学50.65 万次、授课学生684.65万人/次、课堂互动418.3万次、累计使用时长252.95万小时。
(三)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是加强教师专项培训。印发《关于开展淮北市2024年“智慧徽师成长计划”培训工作的通知》,组织校长教师参加省级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研修班、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等多项国家和省级培训。举办淮北市2024年“大模型赋能教育”专题培训班,高中学校分管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科研组组长共计130余人参加培训。开展淮北市第九届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辅导员(WER)和“AI未来科学家赛项”专项培训,86名教师参加专题培训。举办2024年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辅导员创意编程线上培训,70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深入县区开展培训督促指导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训人数达6000余人次。二是强化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创新应用。组织开展2023年度淮北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工作,13个课题通过中期评估,28个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在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中,4个课题成功结题,4个课题获批立项,审查推荐7个课题参加中期检查。
(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举办2024年淮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2024年淮北市第九届中小学机器人竞赛活动、2024年淮北市中小学生创客展示活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安徽省赛(淮北赛区)暨2024年淮北市青少年无人机挑战赛等系列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10余场,覆盖全市300多所学校,9000多名学生参与,收集各类活动作品6000余份,全面提升全市学生信息素养能力。2024年全省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一届学生活动,淮北市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8名,三等奖10人。2023-2024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全国决赛,我市共有15所学校39组队伍入围,其中有6组获全国一等奖;7组获全国二等奖;17组全国三等奖。与市科协、相山区联合承办2023-2024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AI未来科学家”赛项全国选拔赛,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