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24年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进展情况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12-31 10:30 字号:

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推进我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现将2024年我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程完成情况

2024年我市能力提升工程共规划新建、维修改造项目16个,面积30376平方米,采购设备1623(台、件、套),规划资金6440万元。目前,土建工程已全部开工,完工项目12个,完成设备采购1516(台、件、套)。通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提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薄弱环节,在学校附属设施改造、校园环境、教育信息化条件、教育设备配置等方面实现提档升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补齐义务教育发展短板,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要求

为加强各项工作的领导,市县两级政府均成立了由分管市县长任组长,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要领导调度制度,实行岗位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等高位推进机制,分管县长直接调度,领导小组成员经常深入现场督查指导,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加快了工程的推进速度。

(二)规范资金使用,落实优惠政策

为加强工程的资金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支出审批程序,确保安全及时用于项目建设,财政、教育部门联合出台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管理、使用及监督检查作了具体规定。设立资金专户,分账核算,专款专用,项目款直接拨付至施工或供货单位。同时,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单独检查和县政府组织的联合检查等形式,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

(三)严格程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在加强项目管理上,我市实行以县为主的“五统一”管理模式,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按规定公开招投标,实行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企业信用记录制。一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定期召开施工企业单位例会或调度会,及时通报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并对施工安全提出相关措施和意见;二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片包干,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明确责任质量监督员,定期组织开展巡查、督查,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严把工程质量关、验收评估关,确保工程质量;三是规范工程验收。所有完工项目已经进行初步验收,待相关资料齐全后,将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在设备采购方面,第一步,咨询省装备中心专家和周边地市同行,参考省、市成功招标案例,确定招标方案和参数。第二步,会同招标管理局,邀请国内知名厂家华东区域代表召开参数论证会,对招标参数进行论证,对有争议的参数进行修改或删除,并签字确认。第三步,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委托招标采购管理局组织招标采购,邀请纪检人员对招标过程全程监督,样品封存到施工验收结束。第四步,参照省薄改施工要求,先做样板教室,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施工时要求学校对货物交接、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施工完成后组织人员进行县级验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各种施工档案均参考省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进行留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教育局将继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根据淮北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规划(2021-2025),紧密结合全市教育发展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新建、改扩建必要的义务教育学校巩固消除“大班额”成果,支持学校网络设施设备和“三个课堂”建设,增强能力提升工作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