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展播】淮北市人民路学校
【校训】厚德博学 志存高远
“厚德”语出《周易·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厚德”指人的胸怀宽广,气度宏大,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什么是“德”,其实很简单。就是帮助别人不要求回报。意思是人应该有像大地一样宽广深厚的高尚品德。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博学”既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也指学问渊博。《礼记·中庸》子思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博学”意思指的是博学广闻,厚实知识,不懂就问。
前者指人才素质规格,后者反映了一种学校的教育理念。
“志存高远”出自三国·诸葛亮《勉侄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意思是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与“直挂云帆济沧海”异曲同工。
“志存高远”足见淮北市人民路学校传统精神中最本色的东西,指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场所,还应当造就学生高尚的志向和远大的目标;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只是为了孩子的六年、九年的教育引导,而更重要的是给与孩子一生的熏陶和影响,即应为孩子一生成长发展奠基。 它引导全校师生为人、为学要有远大志向,目光长远、要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个人奋斗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联系一起。
校训既反映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办学愿望,又表达了学校办学的志向追求和实现途径,“厚德博学 志存高远”是对淮北市人民路学校近20年办学历史中凝练出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高度概括。
【学校简介】
淮北市人民路学校始建于2005年,是一所市教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22420.72平方。配有两块高标准塑胶足球场和四块塑胶篮球场,微机室4个、多媒体电教室2个、创客教室、机器人教室、探究室、录播室各1个,现有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数学等数字化实验室以及音乐、舞蹈房等功能教室;图书馆藏书50000余册,电子图书70000余册。精细化的管理、先进的教学设备、智慧课堂设施、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应用等教育信息化,加速学校健康发展,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学校目前开设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余人,在职职工180余人。学校有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星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30余人。所有在编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首批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名校联盟示范校、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安徽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安徽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淮北市“三八”红旗集体、淮北市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淮北市精致校园、淮北市十佳美好校园、淮北市文明校园、淮北市五一劳动奖状、淮北市优秀基层党组织、淮北市十佳小记者站、全市教育系统“七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6年获得“淮北市食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淮北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努力打造“精致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