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法而行,以爱育人——相山区幼儿园园长学前教育法学习体会
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是我们开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石。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始终遵循学前教育相关法规与政策的指引,将“科学保教”的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在与孩子们相处的点滴中,深刻体会到依法办园、科学育人的重要意义。
一、以法为纲,筑牢幼儿安全成长防线
安全是学前教育的生命线,也是法律法规着重强调的核心内容。我们严格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规定,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每日晨检时,保健医生不仅仔细检查幼儿的体温、口腔和身体状况,还会通过观察幼儿的情绪状态,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及时干预和处理。
在环境安全管理上,我们定期对户外滑梯、攀爬架等大型玩具进行安全排查,做到及时维修处理。同时,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动画教学等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如,模拟“陌生人诱骗”场景,让幼儿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食物和邀请,增强防范意识;邀请消防大队的官兵和交警部门的警察来园开展“消防安全演练”、“交通安全演练”等活动,提升师幼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这些做法,正是对法律法规中“保障幼儿人身安全”要求的切实回应,让孩子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二、遵循规律,践行科学保育教育理念
学前教育法规明确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我们坚决摒弃“小学化”倾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程。在小班的“娃娃家”游戏区,孩子们通过模仿家庭生活,学习穿衣、做饭等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其自理和社会交往能力;中班的“建构乐园”里,孩子们利用积木、纸盒等材料搭建房屋、桥梁,在动手操作中发展空间思维和创造力;大班的“科学探索角”,通过种植植物、观察昆虫,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节奏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如有的孩子喜欢用抽象的线条表达情感,有的孩子则专注于描绘细节,我们从不以“画得像不像”来评价,而是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尊重他们的表达。这种教育方式,正是对幼儿人格尊严和发展权利的尊重,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成长进步。
三、家园共育,凝聚协同育人合力
法律法规强调幼儿园要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家园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每周定期发布“家园联系册”,详细记录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也会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实现家园信息互通。每学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班级,亲身感受幼儿园的保教活动,增进对学前教育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亲子活动。如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观市博物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到公园进行自然探索,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等。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逐渐转变教育观念,家园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不断深化,为幼儿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提升素养,做新时代专业幼教人
学前教育法规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活动,深入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引领教师准确把握学前教育的方向和要求。同时,开展“师徒结对”“教学观摩”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同成长。
在学前教育的道路上,法律法规是我们前行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科学、规范地开展保教工作。在幼儿园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我们将继续以法为基,以爱为桥,用专业和责任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童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每一颗幼苗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