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体育与心理双轨并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为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积极探索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轨育人体系。校园内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5+30”灵动课间,奏响身心成长“交响曲”
市首府实验小学积极探索与学校实际、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内容,将“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分解为“15分钟微课间+30分钟大课间”,形成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时间管理模式。
15分钟微课间,科学施“画”,赋能活力。学校立足校园空间实际,科学规划活动区域与时段,优化“体能+教育”多元项目,设置足球、篮球等常规运动区,巧设体育“主题地图”,分类融合安全、体能与学科目标。创新设计“安全飞行棋”游戏,开发“GO折线”“九宫格跳跃”“学科跳房子”游戏,让学生在趣味互动中实现“安全认知-体能训练-知识巩固”三重赋能,让碎片化课间成为“动有所乐、学有所获”的成长能量站。
大手拉小手,共筑多彩课间。高年级与低年级对应班级结对,每名高年级学生固定带领1-2名低年级伙伴进行课间活动,全程指导游戏规则并提供安全保障,既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协作能力,又通过示范教学激发创造力。实践过程中高年级学生责任感显著增强,涌现出众多互助小能手,营造出温馨友爱的校园氛围。
30分钟大课间,大场景培育大情怀。学校创新设计“体能跃动+心灵调频”一体化活动模式,以绳操、放松操、集体跑操三大板块串联,让运动成为身心协同发展的“动态课堂”。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锻炼身体,增强集体荣誉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12345”心育方阵,筑牢心灵守护“防火墙”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校秉承“12345”模式,构建全面系统的工作框架。“1”即一种氛围:“人人懂心理 事事重心理”。学校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校长牵头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师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培育全员心理育人意识。“2”即双轨联动:线上+线下联合推进。线上依托新媒体定期推送专家讲座、心理微课及教育案例,实现资源精准投放;线下通过心理社团、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及沙盘游戏等体验式活动,促进心理知识内化与实践。“3”即三级教育网络:教师—学校—家庭无缝对接。学校建立教师—学校—家庭联动机制,通过教师心理培训提升辅导能力,优化校园心理文化环境,开展家长工作坊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形成育人合力。“4”即四维支撑体系:四项实施途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每周一节心理课普及基础知识;一次团体辅导活动深化情感体验;一次重点学生心理访谈实施精准帮扶;每学期一次心理测评,早期预警,专业干预。“5”即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融合教育。德育活动中培育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中感悟生命价值,体育运动中锤炼意志品质,艺术课程中滋养心灵成长,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学习观,通过跨领域协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通过强化师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中,培养坚韧乐观的心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多元课后社团绘制身心愉悦“缤纷图”
为落实“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学校依托课后服务时段,打造了涵盖体育、艺术、科技等领域的特色社团,构建起“健康体魄+阳光心态+综合素养”的成长平台。其中,体育类社团作为核心板块,以“强体魄、砺品格、传文化”为目标,通过篮球、武术、抖空竹、花样跳绳等特色项目,将竞技性、趣味性与教育性融为一体,让运动成为学生锤炼意志、释放活力、感悟文化的“成长必修课”,绘就幸福校园的缤纷色彩。
学校负责人杨丽表示,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通过构建“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的双轨育人体系,积极探索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让每位学生在奔跑与挑战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学校将继续秉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