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老师”系列报道:一片枫叶情无限 赤诚丹心育桃李
——记淮北市第一初级中学优秀班主任魏力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师是追求幸福的职业。“一片枫叶情无限,赤诚丹心育桃李”,自大学毕业踏上讲坛以来,淮北市第一初级中学老师魏力时刻以自己撰写的这句诗提醒自己:师生之缘,是一次温暖的陪伴,老师应该是给予学生温暖的人,更应该是为学生做出人生表率的人。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守牢立德树人主阵地,力求将思政课讲得“有意思”“有意义”“有美感”,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从教30年,魏力获评中学高级教师,荣获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最美教师、市优秀班主任、淮北好人等荣誉,所带班级获评市优秀班集体。
关爱:学生就是我的孩子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自从踏上三尺讲台,魏力就立誓不仅要教得好,更要做人做得好,成为学生喜爱的人,让家长和社会信得过的老师。多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让魏力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她总能敏锐发现学生的异样,并及时纠正、引导,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成长。
教育无小事,事事需精心。魏力刚担任班主任时,发现班里有位男生与其他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太一样,她主动联系家长,得知该生小时候生病因用药不当导致听力发育受损。为了帮助这位男生,魏力利用休息时间找到在残联工作的朋友,虚心请教听障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特点,朋友开玩笑地说:“你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了。”“是啊,学生就是我的孩子。”魏力认真地回答。她和其他老师一起,给予这位男生更多的关爱,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导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让他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这样育人的例子,在魏力身上发生过很多。每学期,她都要进行十几次家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引领学生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她带的班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恰似和风细雨,滋润着每位学生的心田。
善为:做立德树人的表率
教育的使命永远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结在一起,思政课更是如此。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家长和学生不知所措。作为班主任,扮演什么角色?承担哪些职责?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新命题。魏力深深地感到,疫情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难得的适时教育,她第一时间组建“家长抗疫微信群”,向家长传达疫情防控要求、学习任务布置等信息,同时利用钉钉平台召开家长会和主题班会等为学生们进行心理疏导;广泛收集抗疫过程中富有情感冲击力的人和事,作为生动的思政课教学素材,如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和人民子弟兵“逆行”驰援武汉,特别是淮北市参与援鄂的医务工作者的故事,还有淮北广大人民群众抗疫的典型事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教育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庆祝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节点,魏力用鲜活的事例和通俗的语言,给学生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通过红色主题班会、读书会、唱红歌、黑板报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牢根基。
奉献:把自己的心捧给学生
班主任的工作细碎而繁琐,从早读到课后服务,从课间操到眼保健操,从自己这科的教学到其它各科的调控,从学生的情绪到家长的配合,学习要关心,纪律要费心,卫生要操心,班主任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角色。魏力用她的真心陪伴、协调、照顾着这个大“家庭”。
为了管理好班级,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魏力制定了班级管理细则,对学生在校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实行加、减分制度,在家长群每周通报一次孩子的得分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对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她自掏腰包购买礼物进行奖励。魏力要求学生做到的都会自己首先做到,坚持每天到校比学生早、离校比学生晚,有时工作忙了中午也不回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和家长释疑解惑,常常是万家灯火时才回到自己的家里。“结婚20多年了,能吃到你做的晚饭真难。”她的爱人经常半是赞许半是心疼地这样说。
魏力经常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设计、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参观皖南新四军纪念馆、双堆集烈士陵园等,聆听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树立为祖国未来做贡献的少年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