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工会教师节活动点亮师生“双向幸福”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以“和美导师・双向奔赴”为主题,推出一系列创新活动方案。此次活动不仅打破传统节日庆祝模式,更以“重视师生发展、聚焦活动育人”为核心,通过精细化设计与多角色协同,为“和美导师制”的深化推进注入新活力,成为校园育人工作的生动实践。
创新设计显温度:让师生双向“被看见”。与以往单一的节日慰问不同,此次活动以“双向互动”为核心创新点,精心设计“双向心里话”任务卡与 “和美瞬间”合影环节。任务卡并非简单的形式化填写,而是要求导师与受导学生通过课间座谈、操场聊天等轻松场景自主交流,学生手写心里话传递感恩与成长感悟,导师则结合学生心声撰写个性化寄语——这种“先沟通再书写”的模式,让文字承载真实情感,避免内容空洞。“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导师感受到‘被学生看见’的职业幸福感,也让学生在表达中深化与导师的情感联结。”工会负责人介绍。
活动育人重实效:从仪式感延伸至成长价值。方案中明确“避免形式化”要求,将“育人”理念贯穿活动全程。任务卡填写强调“内容真实真挚”,合影拍摄建议选取校园绿植区、校训墙等标志性场景——这些细节不仅提升活动仪式感,更暗藏育人巧思:学生在与导师交流中学会表达感恩,在选择合影场景时加深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导师则在撰写寄语时,进一步梳理对学生的成长期许,实现“教学相长”。活动后续的成果展示环节更将育人价值进一步延伸。学校计划筛选优秀任务卡与合影,通过校园展板、学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让师生间的暖心互动成为全校学习的榜样。“这不仅是对参与师生的肯定,更能在校园内营造‘尊师爱生、互敬互暖’的氛围,让育人效果辐射更多人。”工会工作人员表示。
协同推进强保障:为和美导师制注入新动能。此次活动的顺利落地,离不开“工会-班主任-导师”三级架构的高效协同。工会统筹物资筹备、流程设计与成果展示,班主任协助跟进进度、解决技术难题,导师主动与学生约定互动——多角色各司其职,形成推进合力。这种协同模式不仅保障了活动有序开展,更成为“和美导师制”深化的缩影:通过明确分工与密切配合,让导师制从“制度”走向“实践”,从“单向指导”转向“双向奔赴”。
据了解,活动开展期间,学校还建立专项沟通群及时解答疑问,准备备用打印设备应对突发需求,用完善的保障措施确保每位导师、学生都能顺畅参与。“以前觉得导师制更多是教学指导,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也更有动力做好育人工作。” 一位参与活动的导师说道。
此次城关中心学校的创新实践,以教师节为契机,将“重视师生发展”的理念融入活动细节,以“活动育人”的思路拓展导师制内涵。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这类创新活动为抓手,让“和美”理念扎根校园,为师生成长搭建更多互动平台,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