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语文节:古韵新声 素养共育
4月2日下午,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室里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盛宴——语文节舞台剧展演在此精彩上演。15个班级代表队齐聚一堂,以独特的创意和精彩的演绎,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充分展现了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实践成果。
此次语文节以“传千年文脉,展班级风华”为主题,旨在弘扬诗词、书法、典籍等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通过读写演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活动中,各班级以人教版七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词和中华传统典籍为蓝本,进行了精彩的舞台剧创作与表演。
在众多节目中,12班带来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木兰诗》,巧妙地将两首经典诗词融合,通过情景剧生动再现了杜甫在风雨中的艰难处境和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形象。演员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搭配上精心绘制的书画背景,将诗词中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古人的家国情怀与坚韧精神。3班的《陈涉世家》则将历史故事搬上舞台,同学们以扎实的台词功底和生动的表演,重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壮阔场景,引发了大家对历史的思考。8班的《明月几时有》,以苏轼的经典词作串联起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优美的舞姿、深情的朗诵,让观众沉浸在中秋之夜的美好意境中。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此次活动中运用了“学思达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和表达。在舞台剧的创作过程中,学生们自主改编剧本、设计舞台效果、排练节目,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例如,10班的《完璧归赵》,从剧情编排到道具制作,都由学生们独立完成。他们在深入研究典籍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表演元素,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既保留了经典的韵味,又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创新思维。
“典籍新编·语文节微创作”环节同样亮点频出。7班的《琵琶行》在演绎中融入现代音乐元素,用说唱的形式重新诠释经典,赋予了古老诗词新的活力。5班的《诗酒趁年华》则以独特的视角,将古代诗词与现代校园生活相结合,展现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青春活力。9班的《鸿门宴》凭借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团队协作,生动地展现了楚汉相争时期的权谋斗争,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除了舞台剧表演,班级文化墙PK也是本次语文节的一大特色。每班设计的“语文+”主题墙,融合了“诗词贴贴乐”和“我的传家宝”等内容。同学们书写自己喜爱的诗句,贴成精美的拼贴画,分享家中老物件的故事,在互动中感受诗词之美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些文化墙不仅是班级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同学们交流学习的平台。
活动结束后,学校为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颁发了最佳剧本奖、最佳表演奖、最佳朗诵奖等多个奖项。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学生们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鼓励。
此次语文节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学校成功地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未来,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将继续探索创新,让语文教学在传承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培育更多具有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