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赋能作文教学,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打破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教师难评”的困境?近日,濉溪县白沙中心学校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通过引入DeepSeek智能写作辅助系统,构建“技术赋能、分层教学、精准育人”的创新模式。经过一短时间的实践探索,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实现双提升,教育教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系统融合:打造“双师课堂”新场景。学校将DeepSeek系统深度融入作文教学全流程,创设“AI导师+学科教师”协同育人场景。课前,教师通过系统智能题库生成分层写作任务,如六年级侧重观察日记框架搭建,九年级强化议论文论点提炼;课中开展“人机对话”特色教学——学生输入关键词获取DeepSeek提供的名家片段、热点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并自主优化表达;课后借助系统批改功能,实现“AI初评标记共性错误+教师复评聚焦个性指导”的双重反馈机制。语文教师赵蕾表示:“系统帮助我们从繁复的语法纠错中解放出来,更能专注于思维拓展和创意激发。”
数据赋能:构建精准教学闭环。依托DeepSeek生成的学情大数据,教研组建立“三级能力画像”:校级层面定位普遍薄弱项,针对性开发“逻辑衔接训练营”“描写工具箱”等专题课程;班级层面绘制动态进步曲线,实施“达标闯关”进阶式写作任务;个体层面为每位学生定制《写作成长档案》,记录系统评分、教师评语及修改历程。七年级学生家长反馈:“孩子现在每周自主使用系统修改作文,本子上不同颜色的批注条记录着进步,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
活动育人:激活创作内生动力。学校以DeepSeek技术为支撑,设计梯度化创作活动。在“AI灵感碰撞周”中,学生先与系统合作生成故事开头,再通过班级辩论会完善情节逻辑;每月“写作星势力”评选不仅展示优秀习作,更利用系统分析呈现“最具进步力”“最佳描写奖”等多元评价。六年级(2)班学生陈思羽凭借系统推荐的古诗意境描写技巧,在全班得到好评,她感慨道:“原来人工智能不是替代思考,而是帮我们打开更多创意窗口。”
目前,学校基于DeepSeek系统开展的尝试正在逐步推开。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智能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让科技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