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灵蛇闹元宵 童传非遗科普伴
为弘扬民族文化,让同学们了解元宵节主要的风俗习惯,体验元宵节的热闹,淮北市濉溪路小学2月10日上午开展“乙巳灵蛇闹元宵,童传非遗科普伴”——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元宵节活动。
活动除了猜灯谜、赏花灯、玩民俗游戏以外,还将人工智和非遗文化相结合,带领孩子体验一场科技味十足的传统佳节活动:在安徽第七届“工艺美术”大师韩学敏的带领下孩子们体验泥面塑非遗项目;和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韩氏面人”传承人王香一起做起了糖人;淮北市香包布艺代表非遗传承人,虎头鞋帽非遗传承人,淮北市首届工艺美术师杨海玲体验了做香包;跟着淮北市虎头鞋帽非遗传承人吴增业了解了虎头帽的历史;淮北市“糖画”第四代传人李荣斌带着师生用非遗糖画画出了自己的属相,摊点前异常火爆;淮北市纸线编织技艺非遗传承人黄亚东用精美的非遗技艺制作出各种动物和花灯,引得学生驻足观赏。
AI机器人跳舞、互动在孩子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两者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孩子们感兴趣的AI科技相融合,解锁传统节日的新玩法。帮助孩子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孩子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感受科技的魅力。
猜灯谜,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民俗项目,充满智慧和趣味!同学们选择心仪的灯笼后,迫不及待地开始猜谜,有的仔细地阅读谜面,有的认真地和同学讨论,发挥奇思妙想,用自己聪明的大脑争先恐后的猜出了灯谜,增添节日气氛。
闹元宵活动,让同学们通过自身实践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孩子们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与时俱进,科技与非遗的碰撞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科技的魅力,从小在心里种下一粒科技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