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大白”,我志愿、我自豪!
——实验高中党员李晓伟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2022年7月2日晚上,接到东街道闸河社区工作人员李晨的信息:“由于刚接到7月4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现急需4日当天的志愿者24名,信息采集员(担任大白)16名……”,看到信息,我没有任何犹豫,逐项的填报自己的信息,并愿意担任大白,我志愿服务的时间是4日的中午和下午时间段,3日晚上我就早早在手机里下载好了“采集”和“送检”两个APP。
因为我知道作为信息采集员,要和医生一样全时间段都要穿防护服,所以4日上午我没敢喝水,中午11点到长途汽车站南门,与前面的信息采集员进行了简单的交接,在朱医生的帮助下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帽子和医用隔离面罩,口罩有点紧绷,防护服不透气,有点闷。我和朱医生在核酸采样小屋里,虽然外面温度很高,但里面是开着空调的,即使穿着防护服,似乎也不是那么热。
外面一直下着雨,但是市民们都非常的遵守防疫的要求,及时到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大部人都带着身份证或者打开手机里的安康码,直接扫描就可以了,但是是老人没带身份证也没带手机,就用手录,一一登记姓名,身份证号以及手机号码。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社区明书记对我和朱医生说:“有一个任务,需要你们两个跑一趟,淮海养老院的16位老人还没有做核酸检测,因为上一轮检测部分老人没有及时做,都出现了弹窗,你们现在先去淮海养老院,给老人做核酸吧。”由于刚下过雨,外面的温度又高,刚一出核酸采样小屋,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呼吸的空气都是热的。刚才一直在小屋里坐着或站着,这会才发现,穿着防护服走路那么不舒服。仅仅几分钟的路程,感觉脸上的汗往脖子里灌。朱医生还调侃说:“你现在真正体会到穿防护服的感受了吧。”此时,感觉全身的汗毛孔都是张开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已全部湿透了。在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对老人们逐位进行信息采集,包括还有部分为了照顾老人,没来得及外出检测的工作人员,全部一一登记信息进行检测。
再次回到采样小屋继续检测的时候,倒觉得小屋里有点冷了。采集工作持续到下午4点多,将近5个小时,摘下面罩,脱掉防护服的时候,身体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当我去掉头套和摘下手套时,看到额头和手腕上被勒的一道道印子,以及满是皱痕且有点发白的双手时,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在疫情期间,抗疫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艰辛与不易。我仅仅担任将近5个小时的大白,他们少则8个小时,有的甚至连天加夜的工作着。
这段时间的几轮核酸的过程中,医生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们非常辛苦,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有义务站出来参加志愿服务。持续了几年的疫情,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堂人生大课,非常荣幸并且感恩拥有这次经历,让我知道我们应该反思什么,敬畏什么,担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