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举行化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教学研讨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化学课堂教学成果,促进《初中化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教学实践案例的研究》的进一步开展,12月30日,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理化组举行九年级化学教学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由城关中心学校熊欣老师执教《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再探究》,李晓静老师执教《燃烧的再探究》,理化组全体人员参加本次活动。
第一节课伊始,熊欣老师从“铁”这种物质到底是不是可燃物,创设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教学中穿插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认识新的知识。课堂实验中,引领同学们通过小组活动体验,探究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让学生充分通过实验中感知化学的神奇和魅力。在教学中熊老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从而获得知识,建构模型。
李晓静老师的课以燃烧再探究为主题,加深学生对燃烧知识的了解与应用。本节课以纸杯烧水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对燃烧与氧气浓度的关系进行猜想,在实验中获得验证猜想的证据,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小组成员积极配合,收获颇丰。
两节课结束后,理化组教研组长刘峰主持了评课。参与活动的老师分别对熊欣老师和李晓静老师的两节课进行了评课,对课堂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作出了指正,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最后,刘峰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总结,鼓励年轻教师要勤学习、多请教,钻研教材,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证据意识,从而建立化学模型,并运用化学模型解释化学事物和现象,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通过此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平台,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探讨、共同进步的机会。通过备课、讲课、观课、议课、评课、反思等环节,理化组全体成员的业务能力都有所提升,也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该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