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训班分享“淮北经验”
10月17日至21日,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题培训班在黄山市徽州区委党校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00余名思政课教师及教育管理者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和经验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深入推动全省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期间,省属三所高校和淮北、蚌埠两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经验交流。
淮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组副组长、市教育局中学政治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李凯代表淮北市作专题发言,系统分享了淮北市在探索与实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创新思路与扎实实践,其“四位一体”经验模式获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反响。
强化顶层设计,下好思政育人“一盘棋”。淮北市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工程。通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教育部门主导、学校落实、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与资源整合,确保各学段思政建设目标一致、步调协同,为一盘棋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深化课程建设,打造循序渐进“营养餐”。紧扣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精心设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阶梯式递进和螺旋式上升,有效避免了内容的简单重复或脱节断档,让思政教育如同精心配比的“营养餐”,更好地入脑入心,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推动融合共生,绘就协同育人“同心圆”。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思政+学科”的融合育人模式是淮北实践的亮点。鼓励各学科教师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通过跨学科主题教研、综合实践等活动,形成了“门门课程有思政,课课教学有育人”的生动局面,汇聚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立足本土特色,擦亮淮北思政“新名片”。淮北市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化资源、工业发展史和“中国好人”模范事迹,将其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建设了一批特色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情景体验课”等品牌活动,让思政课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成功塑造了具有淮北辨识度的思政教育品牌,显著提升了育人效果和区域影响力。
此次交流分享,全面展示了淮北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道路上的深入思考与扎实行动,其系统化的推进策略、特色化的实践路径以及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为全省各地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首页
淮北教育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平台
信息查询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3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