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老师”系列报道:青春筑梦 爱心育人
——记濉溪县双堆中心小学教师赵曙宁
赵曙宁是濉溪县双堆中心小学的一位年轻教师,她教龄虽短,却能量十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少先队辅导员,她不仅教学有方,更以细致的关怀和创新精神,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温暖的引路人。
初心不忘,她从爱中走来
赵曙宁的教育梦想源于对教师职业的崇敬与向往,源于课堂上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无私关爱。成绩优异的她毅然选择成为一名乡村师范生,毕业后回到母校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站在曾经滋养过自己的讲台,希望以教育回报教育,用师爱传递师爱,继续这场温暖的接力。
赵曙宁成为少先队辅导员的心愿,萌发于大学时的一场志愿服务活动。那群系着红领巾的学生,眼睛明亮、充满好奇,他们的纯真与对知识的渴望深深触动了她。那一刻,她清晰地听见内心的声音:成为他们的引路人,陪伴他们成长,像恩师马老师一样,用自己的热与光,为孩子们的童年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初涉少先队工作时,马老师将自己用了十几年的工作笔记交给赵曙宁,笔记里用红笔精确标注:出旗曲要严格播放46秒,护旗手需呈60度三角站位,呼号时右手握拳距胸一拳……事无巨细,帮助她把少先队仪式规范刻进心里。日常工作中,马老师的指导更是渗透在细节里:“这个游戏环节难度太高,学生没有参与感”;设计“红领巾知识大冒险”闯关活动,马老师陪着她精心设计每个关卡的问题和奖励贴纸……在马老师这一件件具体又温暖的指导中,赵曙宁学会把对孩子的关爱,拆解进每一个可触摸的细节里。她先后获得濉溪县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技能大赛特等奖、淮北市少先队辅导员基本功技能大赛特等奖、安徽省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慧眼识才,点亮每一颗星
赵曙宁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她曾遇到一名叫小杰的学生,聪明却调皮,上课接话、做小动作,甚至冲动约架。初期严厉的管理效果甚微,她主动向恩师马老师请教,共同商讨教育策略。后来,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她邀请小杰分享《红楼梦》的阅读心得。令大家惊喜的是,小杰分析透彻、见解独到,赢得阵阵掌声。她抓住契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还为他定制“成长计划”。后来,小杰逐渐蜕变,成为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一员。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赵曙宁以耐心倾听唤醒小杰的自信,用鼓励的目光接纳他的每一次尝试,用行动诠释:真正的教育是抓住机遇、选择合适的切入口,施之以爱和信任就能点亮一颗心。小杰说:“是赵老师让我相信,我也可以闪闪发光。”
勇于创新,搭建成长舞台
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赵曙宁秉持着“一切为了少先队员”的宗旨,不断探索新颖多样的活动形式与方法。她注重挖掘学生的个性与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展示平台:小明在队会上略显羞涩地讲述自己学习画画的心路历程,让大家看到他眼中自信的光芒;小华编排的舞蹈赢得满场喝彩,他俨然成了班级“小明星”;心地善良的小红成立了“小小志愿者”服务团队,用爱心和行动感染了周围的人......他们的蜕变,让赵曙宁体会到了辅导员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赵曙宁组织开展“创意无限,未来可期”科技主题队会,引导学生探索创新。星光小队设计制作了一个能够自动分类垃圾的智能垃圾桶模型,不仅外观精美,而且功能实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更点燃了大家对科技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她的引导下开始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她指导的学生在淮北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在淮北市第十三届“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大赛荣获二等奖。
以爱育爱,坚守教育初心
“以爱育爱,以心传心”是赵曙宁始终践行的教育理念。去年9月份,她迎来了一年级新生,面对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清澈的眼神,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使命——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播种者。她深知,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坚守,唯有以心感应心、以爱培养爱,才能真正润泽童心、助力成长。
赵曙宁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她让教育成为一场温暖的陪伴,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见、被信任、被成就。正如她所说:“我愿做一束微光,照亮孩子前行的路——因为他们,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