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老师”系列报道:扎根乡村教育 静待一树花开
——记濉溪县百善中心小学优秀班主任黄新荣
“扎根农村教育,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这是濉溪县百善中心小学教师黄新荣的职业信念。自踏上三尺讲台以来,她用坚守诠释教育初心,用奉献浇灌桃李芬芳,用赤诚之心谱写着动人的教育诗篇。
三尺讲台,一生情愫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黄新荣的座右铭。她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诲人不倦,上好每一堂课,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上,黄新荣一直践行寓教于乐的理念,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孩子爱上数学。她深耕教学研究,既独立研读教材形成个性化教案,又与学科组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通过思维碰撞优化教学设计。讲台上,她总是神采飞扬地抛出"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解决";讲课时,她俯身轻问"还有其它方法吗";互动中,"说说你的想法""这个步骤还能优化吗"的引导语,让课堂充满思维碰撞的火花。讲“周长”时,她带着学生丈量花坛边沿;学“面积”时,便让学生在校园亲手测量;算“单价”与“总价”时,则模拟起“班级小超市”,学生们在买卖角色扮演中真切感受数字流动的鲜活脉动。她如同一位魔术师,将课本上艰涩的数字符号点化成孩子们手中可触摸、可体验的日常风景。
言行举止,皆为育人
“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人可以教育学生。”黄新荣不仅在教学上有她独特的魅力,她还是孩子们的“知心妈妈”。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以慈母的爱心和细心倾注,以教师的理性和智慧关注。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课内课外,黄新荣用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经常与学生们谈心、玩耍,跟他们聊聊父母在外的艰辛,让他们学会理解父母,学会自强、自尊、自爱。每到节日,她都会拍一些学生的祝福小视频,发给家长以解相思之苦。每年“六一”、学期末,她都要买一些小零食、小礼物送给留守儿童,让学生们感受到母亲般的关怀与爱。小张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学生,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平常与同学沟通较少,黄新荣在家访中了解到他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她不仅在学习上关注小张,更在生活中予以无微不至的帮助,经过一段时间,小张学习更加努力,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
微光成炬,星火燎原
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好老师,这是黄新荣的教育初心。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正是这平凡中的微光,照亮学生的前程,温暖着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
在百善中心小学三年级5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黄新荣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引路人,更是学生们心中可亲可敬的“班妈妈”。作为班主任,她细致入微地编织着一张以理解与责任为经纬的守护之网。,她崇尚爱的教育,以平等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每个学生,在她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一群活泼可爱并日益进步的“小天使”。课间和同学们谈心,课后给学生辅导,经常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与学生建立起了朋友般的新型师生关系。她所在的班级班风文明、健康、积极、务实。家访路上,她用脚步丈量教育的温度;家长会上,分享家校共育理念。在她的带领下,班级荣获“濉溪县优秀班集体”称号,更在各类活动中屡创佳绩。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我愿做那个静待花开的人。"黄新荣用行动诠释着乡村教师的担当与奉献,用爱心点亮学生的梦想。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她继续耕耘着,等待着下一树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