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队伍 涵养师德新风
——濉溪县教育事业向优而行
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改革创新激发基础教育新活力,向着人民满意的目标稳步迈进。今年以来,在濉溪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凝心聚力、加压奋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育人才工作,扎实推进教育人才领域综合改革,创新教育人才工作机制,优化教育人才成长、发展环境,持续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向优而进、向强而行。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濉溪县强化精神塑造,弘扬教育家精神“铸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关键环节来抓,铸师魂、强专业、优梯队,在师资队伍上做到教有所进、教有所长。建立全链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师德师风教育涵养常态化、日常监管制度化、考核评价科学化、规范惩处严格化。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全过程,全覆盖开展学校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评选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个、先进个人800名。组织开展“我身边的好老师”系列宣传,选树典型,示范引领,安徽省新时代郭胜道、王庆兰名校长工作室挂牌。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濉溪县健全培养体系,助推专业成长“强师”,建立全员参加、全生涯覆盖的师训体系,优化骨干教师成长通道。完善教研员队伍建设,推进区域一体化教研。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和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三名”工作室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县域内教育优质均衡。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8000人次,中小学教师远程全员培训7900人次、音体美转岗培训950人次、跨学科培训360人;组织参加淮北市小学科学、信息科技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工作,参与教师200人。组织中小学暑期培训班14期,参训学员1050余人。组织全县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赴无锡研修培训68人,16名中小学校书记、校长等赴江苏镇江、南通挂职学习,提升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引领力。积极推动教育人才招引,充实教师队伍。濉溪县搭建发展平台,优化队伍结构“育师”,通过教师招聘、自主引进、公开竞岗、定向培养安置、“三支一扶”招募、购买服务、“夕阳红”招募、县外引进等方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强化青年干部培养,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听取发展建议,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加大“新秀”储备力度。积极开展结对帮扶、送课下乡、师徒结对、名师示范等活动,助推师资均衡,深化教师交流轮岗,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县域教育事业发展活力。濉溪县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做好县第二实验学校与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校区、孙疃中学与淮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合力打造省级优质学校。实施优质学校牵头带动薄弱学校的“1+N”集团化办学,已组建“紧密型”“托管型”“联盟型”教育集团8个,新增优质学校9所、优质学位4500个。扎实推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双创”工作,建立起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双提升。深化教育交流合作,举办2025在皖招生本科院校招生宣传交流研讨会,全国近50所本科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参会。积极搭建国际教育交流平台,接待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代表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第1520中学代表团,共同探讨教育创新融合路径。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市级奖项1140余人,省级奖项21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智慧徽师成长计划”等系列培训,覆盖教师5600余人次。积极申报“央馆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国家级“生态友好幼儿园”项目试点区。教育信息技术课题市级立项20项,10项省级课题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