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好老师”系列报道:三十八载初心如磐 一盏心灯照亮学途
——记杜集区第一实验学校教师闫先进
1987年,闫先进自滁州师专数学系毕业,走进淮北市杜集区实验初中,在三尺讲台前扎下了根。32岁那年,他被淮北矿务局任命为校长,从此既肩负管理之责,也从未离开教学一线。38载教育路,他担任校长20年,带领学校荣获“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先进单位”“淮北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办学质量节节攀升。而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淮北市学科带头人”,并两度获评杜集区首席教师。他主持的课题“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更一举夺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荣誉等身,他却始终云淡风轻。他说:“我可以不当校长,但不能不当老师。”
2018年底,闫先进主动辞去校长职务,回归一名普通数学教师的身份。“终于能更专注地备课、更深入地思考教学了。”他说。很多人都不解,但他自己清楚,比起行政职务,他更享受与学生们在一起的真实与纯粹。
教育之于闫先进,从来不只是职业,更是志业。
没有不会教的老师
“从知识层面讲,没有不合格的老师。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态度与责任。”这是闫先进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教师若怀揣一颗炽热的心,愿意持续学习与反思,便没有“不会教”的可能。
他提出“没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这一理念,不是口号,而是他三十八年实践的结晶。他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让学生明白:成绩的优劣根本在于自身,挫折不过是成功路上的驿站,只要不放弃,终将抵达彼岸。
为了把积累的教学智慧传递下去,退休前夕,闫先进做了一件许多人都没想到的事——他利用三年时间,系统整理自己从教以来的所有数学教学设计,逐课编写、反复修订,最终完成了覆盖初中全部六册的《数学教学设计》汇编。他自费打印、装订成册,无偿赠予杜集区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
一位年轻教师收到书后感慨地问:“闫老师,您写这些用了多久?”
他笑了笑,答:“打印成册,用了三年;但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我三十八年的沉淀。”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闫先进非常认同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的真正财富,是学生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在他看来,唯有建立起这种信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能真正被点燃。
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曾经,他接手一个九年级班级,班里有个女孩数学基础薄弱,性格自卑,上课不敢发言,甚至躲避老师的目光。闫先进没有急于补课,而是先找她谈心:“你不是不行,只是方法还没找到。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他每天抽时间陪她梳理知识点,从最基础的补起,课堂上也有意给她抛出一些能回答的问题。三个多月后,这位女孩的数学成绩从50多分提高到中考100多分,成功考入理想的高中。
“每一个孩子都有光,教师要做的是点亮它,而不是判定它亮或不亮。”
用心良苦以心传灯
闫先进始终认为,数学不仅是公式与定理,更是思维的体操、育人的载体。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点亮心灯、照亮前路。
2025年3月14日“国际数学节”前夕,他决定带学生过一个不一样的节日。他带全班学生走进淮北一中校园参观。学生们漫步校园、体验场馆、共进午餐、佩戴校徽,尤其令他们触动的是,细雨之中,淮北一中党委书记马颖专门与孩子们在澄心湖畔深入交流。
有学生鼓起勇气问:“马书记,我们怎样才能考进一中?”马颖细致作答,孩子们眼神越来越亮。回程时,许多人在车上就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之后班级中悄然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而这次“一中行”,其实是闫先进三年前就与学生许下的约定。他从七年级起,就每年3月14日组织数学节主题活动。七年级自导自演数学剧,八年级办数学游园会……到了九年级,学生学业繁忙,他就说:“今年的数学节,交给我来安排。”
他没有食言。那一日,他用一场走出校门的实践,为孩子们埋下了向往未来的种子。
不待扬鞭自奋蹄
从教三十八年,闫先进始终在不断思考教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是带来希望和幸福的事业,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修行。他常说,孩子的发展要以教师的发展为前提,“教师站得更高,学生才能走得更远”。
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他在班内推行“数学积分制”,将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月评比优胜。奖励品——笔记本、文具、零食甚至可乐,都是他自费购买。这项制度,他从七年级坚持到中考结束,整整三年。
中考前四十多天,学生进入疲劳期。闫先进每节课都拎着一提可乐进班,设置课堂问题“抢答环节”,当场奖励表现优异者。那一刻,学生喝下去的是甜,感受到的是被爱、被关注的幸福。
自2010年起,闫先进连续十二年被聘为全市初中数学继续教育授课教师。他从不照本宣科,每一次讲座,都融入了鲜活的课堂案例、动人的教育叙事和深刻的教学反思,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
他常引用泰戈尔的诗句激励自己:“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而他,也确实成了那样一束微光——不耀眼,却温暖;不张扬,却坚定。
如今,距离退休只剩一年,闫先进依然站在九年级的讲台上。他说,那里有他最踏实的位置,有数学的世界,更有孩子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