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开展2025年暑期义务教育劳动学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进一步提升劳动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拓展教师教学视野,8月22日,淮北市2025年暑期义务教育劳动学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在市泉山路学校举办,约150名劳动学科教师参加。
以成果参观开启培训,直观感受劳动教育实践成效。参训教师共同走进淮北市各学校劳动成果展厅,近距离感受全市劳动学科的扎实成果与创新实践。展厅内,市泉山路学校的布艺、绳编、板刻;市梅苑学校的果茶;市一实小的木艺、衍纸、烘焙;市二实小的灵灵小厨;凤凰城学校的无碳小车;濉溪县实验学校的折纸花;濉溪县双堆集第二小学的蓝之韵;烈山区榴园小学的扭扭棒等作品依次陈列,全方位展现了各学校劳动教育的特色与亮点。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参训教师尝试了简单的扎染、制作,直观感受劳动的魅力。
转入专题讲座环节,深度剖析劳动教学创新思路。参观结束后,市一实小校长孙启超以《深耕校本沃土,赋能成长未来——基于STEAM理念下的“工坊群”小学劳动实践研究》为题开展分享,他结合学校打造“工坊群”的丰富实践经验,从校本资源开发、STEAM理念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深入阐释如何打造特色劳动实践课程,为小学劳动教学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山区翠峰中学副书记朱恒兰以《劳动,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主题,聚焦学校特色种植劳动,通过分享学生参与菜园种植、管理、收获的生动案例,详细讲解如何将劳动教育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参训教师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对提升学生生活能力、培养劳动情怀的重要价值。
开展沉浸式课程展示,以角色体验解锁劳动教学新视角。专题讲座之后,烈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教师张晴带来《掐丝珐琅书签》劳动课程展示,以“教师授课、参训教师扮学生”的形式,让参训教师以全新角色感受劳动课堂的教学细节。张晴先带领“学生”了解掐丝珐琅的历史文化背景,再聚焦书签制作核心环节,从工具材料的介绍到掐丝、固定的技巧示范,每一个操作要点都耐心讲解、反复强调。扮演“学生”的参训教师全程沉浸式投入,紧跟教学节奏动手实践,不仅学会了掐丝珐琅书签的制作技巧,更切身体验到学生在劳动课堂中的学习感受,以角色转换的方式解锁了劳动教学的新视角,为后续优化自身课堂积累了鲜活经验。
聚焦专业指导环节,以案例拆解明确课程实施路径。随后,市教育局教研室劳动教研员陈红围绕“核心素养视角下劳动教育课程如何实施”开展专业指导,她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结合具体的种植课例,细致拆解课程设计、任务分配、实践引导等关键环节,清晰呈现如何在劳动实践中融入核心素养,同时详细解读课程实施的要点与策略,让参训教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劳动课程设计有了更具象、更清晰的认知。
邀请专家开展讲座,以前瞻视角把握劳动教育新趋势。培训特邀安徽艺术学院教师韩大国带来高水平专题讲座,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从为“生存”到为“成人”》为主题,为参训教师拓宽劳动教育的时代视野。他结合智能时代背景,深入分析劳动教育内涵的演变——从传统的“生存技能培养”转向现代的“全面育人目标”,并围绕如何在智能环境下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劳动素养等问题展开探讨,强调劳动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关键作用,为参训教师把握劳动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次培训通过“成果参观+理论讲座+课程展示+专业指导+专家引领”的多元形式,为参训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大家在沉浸式参与中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教学能力,也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