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成效凸显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校5所、省级科学教育实验校7所,实验校总数位居全省前列;相山区获评省级科学教育实验区。
构建育人新机制。组织16个部门联合出台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项具体举措。探索开发小学、初中、高中的贯通式培养课程,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快推动AI赋能科学教育,促进“小初高”科学教育一体贯通。
夯实学校主阵地。开齐开足科学类课程,构建课内课后科学课程体系,优化课后服务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全市253所小学、106所初中全部开设科学课程(初中分科为物理、化学、生物学),占比100%。全市拥有科学骨干教师近40名,5名教师入选省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库。市第一实验小学获评全国首批优秀STEM教育学校。
用好社会大课堂。拓展教育资源,支持教育单位与市文化馆、城市展览馆、高校等联动交流,搭建科学教育共享共育平台,开放科普场馆与实验室,推进科学教育阵地与课堂建设融合发展。今年7月,市科技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6处场所获评首批“安徽省中小学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