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赋能促均衡——2025皖北美术教研帮扶淮北行
4月22日至23日,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宿州市教体局教研室承办的2025年皖北地区基础教育教研帮扶美术学科第二次研讨活动,在江苏师范大学附属相山实验学校举行。活动汇聚了省内美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研员,淮北、宿州片区31所新优质学校的美术教师,围绕美术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开幕式后,新优质学校就美术学科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汇报和交流,并以两节课例为引展开研讨环节。小学课例《有趣的生肖邮票》由方玲授课,她将学校剪纸社团教学与美术教材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邮票设计,激发学生创造力。中学课例《端午传情》由孙国庆授课,以端午节为主题,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专家从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等方面,对课例提出改进建议。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教授马晴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题作讲座,深入介绍了课程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为教师们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来自芜湖市的两位专家方贤青和张飞分别就县域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研究实践案例及新课程背景下芜湖市高中美术铁画特色课程实践案例展开分享,详细的案例剖析帮助听课教师逐步搭建起可迁移的路径。
赵明月展示了专家示范课《大嘴怪——神兽能量赋能》,独特的教学视角和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想象,大胆创作,赢得了在场教师的高度评价。方玲、孙国庆结合专家建议和研讨结果进行同课重构,汇报课例新思路,展现了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成长与进步。李金凤、谭峰、曹慧进行了校本课程方案、课例汇报,分享了各自学校在美术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赵强代表新优质学校校际教研共同体汇报课例思维导图,展示了校际合作教研的成果。芜湖市教科所美术教研员张颖带来《芜湖市中小学乡村美术实践课程研究》、淮北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卢鹏分享了《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课例研究》,为参会教师带来了不同地区、不同视角的美术教学研究成果。
活动最后,安徽省教科院美术教研员郝蔚舒进行活动总结并布置下一阶段任务清单。她分析了本次活动的亮点,如沉浸式教研让教师深度参与课程建设,校际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了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并对未来提出展望,希望持续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深化教研共同体协作,不断提升皖北地区美术基础教育水平。
本次研讨活动为皖北地区美术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与成长的平台,通过专家引领、课例展示、互动研讨等形式,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教研帮扶美术学科项目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皖北地区美术基础教育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