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皖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展示活动在淮北举行
4月21日至23日, 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淮北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承办、淮北市第一中学协办的“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展示活动在淮北一中举行,淮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凌莉,淮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淮北一中党委书记马颖出席开幕式。
本次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吸引了全省千余名地理教师线上线下参与。活动核心环节——教学展示与同题论课,呈现了地理学科融合实践与创新的多元路径。淮北一中教师朱萌带领学生走进南湖塌陷区、界沟煤矿钻井现场,探究淮北煤田的地质构造演变,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认知;中科大附中教师孙赛群以“老淮北人迁徙史”为线索,引导学生分析淮北从“煤城”到“美城”的转型逻辑,深化“人地协调观”与“区域认知”素养。在同题论课环节,来自蚌埠的朱艾迪、淮南的刘全全分别以蚌埠“智造之城”、淮南煤田开发为案例,与参会教师共探“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教学策略,现场点评围绕“情境真实性”“学生主体性”展开热烈讨论。专题报告环节,淮北一中教师张靖分享了《地理实践与素养培育的校本探索》,揭秘学校“地质科考队”“地理文化节”等特色实践课程体系;合工大附中教师赵玮提出《整体性视角下的地理实践育人路径》,倡导“从教室走向山河”的教学重构。
省地理教研员吴儒敏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成果,他指出,地理教学应打破课堂边界,以真实问题驱动学习,让知识在考察、实验、调研中“活”起来。他要求教师应挖掘本土资源,设计“有温度、有深度、有辨识度”的地理实践课程。
本次活动为地理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通过丰富多元的教学展示、深入热烈的同题论课以及高屋建瓴的专家报告,为破解地理教学中的实践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教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新教育理念,在经验的共享中提升教学能力,助力我省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