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孙疃中学简介
濉溪县孙疃中学始称濉溪第二初级中学,创建于1952年7月,开始只有4个班,学生203人,教职工17人,校舍24间。1958年秋增设高中部,两个班,学生97人,校名由濉溪县第二初级中学改为濉溪县孙疃中学。
1971年濉溪县在孙疃中学开办“五七”大学,孙疃中学改为“五七”大学附中,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学校获得新生。1978年以来,教学秩序稳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0年8月晋升为淮北市示范性高中。2011年学校被授予“安徽省示范高级中学”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62余亩,绿化面积为32156平方米;各类建筑设施布局合理,教学楼、科教楼、公寓楼、食堂、教工宿舍楼15栋;校园基础建设完备,塑胶篮球场,运动场,校园道路硬化达标,方便师生校内交通。教学设备、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图书馆(室)藏书2938888册,生均图书册数31.58。实验室、功能室齐全。班级配备教学一体机,并先后建设1口录播室、2口智慧教室。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居皖北一流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0人,其中教辅后勤人员21人,专职教师209人,高级教师70人,一级教师79人,研究生6人,省市县级教坛新星、教学能手28人,各级优质课教师50人,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8人。目前在校学生3600人,60个教学班。
学校始终秉承着“品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润校”的办学理念,锐意改革,坚持“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教育原则,把“求知、创新、发展、责任”作为学生培养目标,逐步形成“动力课堂、活力课堂、魅力课堂”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丰富灵活,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学校改变管理机制,以主任分管年级的年级管理体制,解放了副校长,提高学校全局观,增强服务意识。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培养,提出“一经三纬五推动”举措,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实施领导班子负责制,领导坚持进班听课,蹲点调研,掌握师生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改进管理与教学;实行领导值班制,全面负责学校各项事务,构建“平安校园”。
学校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自我发展规划等教育熏陶,积极拓展教育内涵,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打造师生精神家园。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培养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成长品质。开展组织“诵读诗歌、歌颂春天”的热潮、“放飞梦想,青春飞扬”的诗歌朗诵等,主题活动陶冶了性情,获得了自信,丰富了体验。学校陆续成立了国学社、墨韵书法社、青果文学社、吉他社、街舞社等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发展。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学习兴趣,增强竞争实力,丰富学习样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部门开展的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学科竞赛;积极开展“让生命溢满书香,做传统文化传承人”、“汉字拼写大赛”、“英语听写大赛”等校内学习竞赛活动,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因教育教学管理及成绩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花园式学校”、“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电化教育设备一类达标学校”、“省电化教育先进集体”、“市文明标兵单位”、“省全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先进集体”、“濉溪县教育系统优秀党支部”、“淮北市资助先进单位”、“全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超前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机制、雄厚的师资力量、真正的素质教育,加上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孙疃中学在校长赵锋的带领下,力争创办农村“省级示范性高中”,打造皖北区域教育的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