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好戏连台”
淮北市拥有2所高职院校、10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6所中职院校、15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个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级名师工作坊9个。 全市技能人才总量28.9万人,高技能人才8.9万人,初步构建了“橄榄型”结构技能人才队伍,为促进就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支撑。
为人才“搭台”。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淮北市中职教育改革成效明显获省政府表彰,3所中职学校通过了省级办学水平评估,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成为第二批安徽省优秀中等职业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推动一批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濉溪学院揭牌。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新时代合格技能人才。
为人才“站台”。建成卢洪洲等36个大师工作室,出台《关于印发淮北市高技能人才评定办法的通知》,高技能人才评定每两年开展一次。创新实施“工匠年薪制”,向聘为“工匠大师”的产业工人,给予不低于25万元/年的待遇,累计评选176名“工匠大师”“工匠”。选树22名劳模工匠为“淮北市带徒名师”,联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淮北劳模工匠学院,培训产业工人8万人次。组建百名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企业开展党史宣讲、创新讲堂、“工间一刻钟”等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产业工人超6万人。
为人才“开台”。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获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1人当选长三角地区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淮北市教育局与徐州市教育局联合开展职业院校教学、师资等各方面交流合作。着眼我省十大新兴产业和我市“五群十链”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学校专业,加大涉农专业建设力度,做大做强各校特色品牌专业集群。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8家企业入选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4所职业院校入选省级校企合作示范校,3家企业入选省级产教融合企业。积极参加、定期承办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打造淮北人才培养优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