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职业教育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5-18 18:19 作者:于金龙  来源:市教育局 阅读: 次 字体: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淮北市聚焦城市转型发展、新兴产业需求、促进乡村振兴、打造学习型社会,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赋能城市发展。出台《淮北市提升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水平实施方案》,提出了壮大“五群十链”产业水平的创新举措,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淮北理工学院增设土木工程等6个专业,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新增应用化工技术等6个专业,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工业工业机器人等4个专业单列招生计划。开展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民生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2022年共计培训养老服务人员96人次、家政服务人员21934人次。

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制定落实《淮北市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建设,投资5.5亿元兴建濉溪县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濉溪职业技术学校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现代农业研发中心开展农业研发,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乡村振兴。落实国家免学费政策,2022年共发放350万元,受益农村学生2705人。持续开展农民工培训,2022年共培训18969人。

服务赋能学习型社会。职业院校共893个培训项目纳入了“两目录一系统”,2022年全市职业院校完成各类培训4.7万人次。制定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方案,2022年度 2人获评安徽省百姓学习之星和4个品牌获评安徽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人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全省共5人),相山区锦华苑社区老年大学的“书香锦华育银龄”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全省共5个)。2022年新增技能人才26323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142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347人。推进“老有所学”行动,共建有430个老年大学、学校、教学点,经常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5.6万人。服务开放办学。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走出去”相关工作,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获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与美国、欧洲学校开展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汽修等专业,培养大批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