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高质量学校发展的淮东实践
杜集区校长职级制改革完美落幕,预示着杜集教育正式步入快车道。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学校是摆在我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面前的头等大事。加之五项管理、“双减”推进、课后服务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加促了社会各界对高质量学校的新期盼。
一、高质量发展的淮东样态
目前,淮海东路学校立足发展现状,坚定”文化兴校、特色发展“的发展战略,锚定“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关键,聚集校园环境治理、精神文化建设、扩大办学影响力以及品牌铸就等诸多方面,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上坚定不移地探索着。
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和教师(有人)。淮海东路学校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作为光荣的历史使命。如果不能培养出批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即便校园如花园,校舍如殿堂,也不能算是高质量的学校。同时还需拥有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能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四有好教师”和“大先生”。培养高质量的人是淮东永远有追求。
打造高“颜值”的校容校貌(有貌)。淮海东路学校所追求的高“颜值”,不仅是指师生员工及学校管理者的形象好、气质佳,还包括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精致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等。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美丽的心灵需要美丽环境的孕育。美丽的校容校貌、浓郁的校园文化,其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培育师生特有的精气神(有神)。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育人的要旨在于育人的精气神,精气神越丰富,生命越坚强。好的教育必然是要培育人的灵魂和精神的教育,好的学校必然充满着朝气与活力。作为未来“能担当复兴民族大业的时代新人”,不能没有“精气神”。
提升办学的实力和影响力(有力)。淮海东路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要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学生综合素养高、教师专业发展好、校长治校能力强;要增强影响力,不仅要影响学生、教师和家长,同时还要影响家庭、社区和政府。努力成为影响一方的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
加速魅力淮东品牌铸就(有名)。“魅力淮东”高质量发展理想样态的呈现,就是通持续奋斗提升社会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家长交口称赞,社会声名远播,政府信任嘉奖等。同时还需要有大批的名师、名学生、名家长等。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沉淀和坚韧不拔的努力。
二、高质量发展的淮东实践
有效的学校治理需要围绕“谁治理、如何治理、治理得怎样”这三大核心要素展开。淮海东路学校锚定“有人、有貌、有神、有力、有名”高质量发展学校治理的效果,聚焦育人方式的变革,坚定发展方向和治理逻辑,使学校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校园环境治理——使学校有魅力。一是学校的建筑设计和整体布局,通过治理,形成独特的、体现现代学校特征的建筑风格;二是校园文化环境和硬件设施,通过绿化、美化、净化及现代化的治理,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环境育人的场景化、主题化、特色化和现代化,做到“一墙一壁会说话、一草一木能育人”;三是校园场所文化建设,打造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教室、办公室、配餐站、实验室、运动场、走廊等文化;四是学生学习空间的建设,治理的目标就是让学习的空间——教室、课堂、实验室等,不仅要体现现代学习理念,而且要成为学生个性化、体验式、实践性、智慧型学习与互动的社交平台。
学校精神文化治理——使师生有活力。首先,淮海东路学校立足新的发展机遇期,不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淮北市杜集区淮海东路学校办学行动纲领》从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度最大程度统一了全体师生的价值观,围绕教师发展、学生培养、课程与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为广大师生描绘了一幅可看得见的发展蓝图,从而坚定了“为幸福的人生奠基”办学愿景。其次,创新九年一贯办学机制,以课程文化为载体,积极探索区教育局大力倡导的“5+1六育工作坊”实施路径,关注课程品质,深挖活动内涵,在课程中育人,从活动中凝聚精气神。最后,多途径多渠道地发动广大家长、全体师生挖掘好“淮东”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凝聚“淮东”精神,传播“淮东”教育改革最强音。
办学质量治理——使办学有实力。早在2017年之际,淮海东路学校抓住区教育系统无校籍管理这一大好契机,整体推进音、体、美、信息技术以及常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无“主副”学科课堂。近五年的推动,基本实现专业学科专职教师任教模式。以教学副校长范皊丽和杜集区初中数学首席教师闫先进、小学语文首席教师高淑影领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1个,开放式课堂8个,强劲引领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少年宫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体艺“2+1”工程,围绕体育、科技、文艺、德育、传统文化等课程需要建立各类活动课程32项,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多元选择,办学成果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以开放办学的姿态积极优化引进社会各方力量进校园,名师专家团队、家委会、校外志愿辅导员,还有正在积极筹建的校友会,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做足保障。
办学机制治理——使发展有动力。借助校长职级制改革的东风,不断探索九年一贯整体育人创新机制,深化内部管理机制和治理结构的深度变革,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理念创新、课程建设实践、学生培养探索等多点开花,生机勃勃。重构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11名、年级组长8名,以此为班底组建学校核心领导团队。积极推动分布式管理的有效实施,最大程度下放管理权限 ,提出“校中校”的办学新思想。李照云等4名80后、高胜男等4名90后分别走进学校管理层。28名80、90、00后青年教师为主力军,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室。一批年青人的迅速成长,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充分激发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学校品牌治理——使学校有影响力。淮海东路学校历来把学校品牌的治理打造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可视化标杆、一种抓手、一条路径。“魅力淮东”的品牌构想,围绕环境治理(花满淮东)、儿童友好(儿童淮东)、读书培养(书香淮东)、师生成长(幸福淮东)四大核心理念对学校进行提升、完善、包装和宣传,使之逐步从理念样态变为现实可见教育产品符号。
许多努力与奋斗都是为了实现人间的美好,或者成为美好的一部分,“淮东”教育亦是如此。因此,“淮东”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学校进程中,需要探索的未知还有很多,希望通过努力,梦想能够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