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乡村教育沃土 开拓特色管理新途

发布日期:2021-09-13 16:53 作者:赵义 况永夫  来源:市教育局 阅读: 次 字体:   保护视力色:       

“让每个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是我们一贯追求的教育教学目标。多年来,赵集中心校始终秉承厚积而薄发的古训,立足实际求规范,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去探索适合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

以下所述以赵集中心校工作开展为主轴,从一个乡村中心校长的视角,浅谈所想、所感、所悟。

一、学校概况

赵集中心校位于烈山区西南方向,西与濉溪县徐楼镇、南与四铺镇接壤,属于烈山区偏远辖区之一。

中心校现下辖8所小学,1个初中,1个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个公办独立幼儿园。在职在岗职工230人,安保人员18人,在校在园生2184人,其中30岁以下教师21人,50岁以上教师76人。

学校以“创设成长成才发展平台,打造特色乡村教育”为办学理念;以“使每位学生都能走向成功,让每位教师都能体现自身价值”为办学目标;以“互相关爱、互相支持、彼此喝彩、共同进步”为队伍建设宗旨,努力深耕乡村育人沃土,力争办出具有示范效应且带有乡村气息的特色乡村教育。

二、校长的角色定位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这句话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它无疑道出了作为校长在学校的旗手作用,在众多的教职员工中,校长是唯一一位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一所学校一切工作的总指挥。作为校长,时刻要保持着聪智的头脑,要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在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中,要因时、因事,创新而富有前瞻,只有这样,校长才能充分发挥其影响力、领导力和凝聚力,带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校长也只是学校整体工作中的一个职位而已,别人喊我们一声校长,并不是我们的名字叫“校长”,而是因为我们肩负着校长的工作职责,我们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一定要按规定事,按章行事。在平日关系里,一定要有和同事的平等心态,要做好言传身教的教育者,学校、教师发展引领者的角色。

校长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校长这一职务最不像“官”,也不是官,校长工作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在一所学校发展的历程中,任何一位校长,无论任职几年,都仅仅是一位“过客”,但是每一位“过客”都应该让学校在你工作的这段历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增值,使和你有幸相遇相处的师生有所敬仰、有所留恋。

三、学校的班子建设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时我认为一个好校长必须带出一个好班子,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

我们说人是有差异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组织上能把我们几个人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学校工作班子,作为校长我们必须具备根据性格差异、年龄差异、知识结构差异、能力差异等诸多方面去理顺和协调好本人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心态和能力。

赵集中心校校级班子现由五人组成,其中三人在55岁以上,两名同志在40—50岁之间,上面我说的人人之间的差异基本都存在,经过几年的共事与配合,我个人觉得非常满意,真正做到了团结协作、配合默契。为此,我总结出形成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的几点体会:

首先,我非常认同老师之间存在的不同差异。学校工作本身也是由方方面面综合而成的,我们面对的教职工、面对的学生、面对的社会人群也是千差万别的,班子成员的不同差异正好可以以其所长做好分工,以不同的能力差异去负责不同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每个人的所专所长,去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其次,我把班子的其他成员从不认为是我的下属,而是肩负不同岗位职责的并肩战斗的“战友”。同为班子成员,我们只是分工不同,决不能出现一个学校只看重校长一个人而忽视其他班子成员存在的现象,要将该担当的责任让他们担起来,要将该有的权力让他们行使起来,要将该有的利益让他们享起来(校长要有意无意的树立他们的威信)。只有这样,整个班子才能各负其责,各行其事,形成工作合力,凝成战斗堡垒,才能以整体的领导形象去影响全体教职员工,减少因思想分歧而显现的负面作用,从而把整体工作健康而顺利的推进!

再次,中心校二级学校的班子不够健全,我经常要求他们对学校的工作多与老师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学会欣赏人,以乐观的心态去欣赏每一位教职工(因二级学校规模小,教职工相对较少),尤其是去欣赏观点不同的人,并能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同志创造进步条件,用人之长,容人之短,让每一个老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平台。

四、教师队伍建设

在赵集中心校230位教职工中,青年教师太少,整体年龄结构偏大,而我们要面对的又主要是农村学生,教师队伍建设成了中心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具体做法:

1、因年轻教师太少,使得整体教师队伍活力不足,在信息化教学凸显的当下,严重制约着学校增质提效的进程。了解教职工的整体情况后,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必须抓住所有年轻教师,激发他们的激情和能量,带动中心校整体工作,万不可让他们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为此,2018年五四青年节中心校召开了以“踏上教育路,年轻当作为”为主题的青年教师成长促进会,会上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年轻教师踊跃发言,许下诺言并发出倡议,为青年教师的奋进与成长搭就了良好的平台。

2019年五四青年节,中心校又召开了以“弘扬五四精神,振兴教育有我”为主题的青年教师现场述职会,会上所有的青年教师逐个展示了目前承担的工作,近年取得的成绩,今后成长规划和努力方向。同时我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发言也进行了个性化的点评,肯定其成绩,指出其问题,指明其努力方向。本次述职会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此后他们个个争先,目前确实成为我中心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

2020年五四青年节拟邀请西园中学的周开军校长来中心校开展以“乡村教师也能绽放异彩花朵”为主题的讲座,但由于疫情未能如期开讲,现已约好2021年五四青年节再开讲座,为我乡村中心校教师成长再添动力,再树榜样。目前我中心校已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教学骨干,在近2年的各类教学比赛中,青年教师李琳琳、祁立微、孙会娣、丁元、朱坤坤、张萌、刘亚男等荣获市级奖项。

2、赵集中心校50岁以上的教师就占到总数的约三分之一,小学教师的老龄化,使得教育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制约。

老教师的优点是传统的教学态度端正,但缺点是对新时期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掌握不够,由于多数从事的是小学教育,与学生之间巨大的年龄悬殊,加上跨代的辈分认知,使得老同志们教学显得力不从心,出力而效微。我听过好多老同志的课,老教师们手持书一尺开外,黑板板书慢慢悠悠,工工整整,有的甚至佝偻着身体。看到他们那种认真的劲儿,我不由得产生由衷的敬意,但当我又看到台下的下孩子们那种目瞪口呆,对知识学得似是而非的时候,我对他们的教学又产生了很强的责怪,是该批评呢?还是该表扬呢?这就是乡村学校的现状,而因为教师空缺的问题,他们又不得不上岗,为此,我组织二级学校的校长们专门进行了研讨,寻求最现实的解决办法:一是尽量让他们兼任小学高年级课程;二是让年轻人多分担一些,少给他们排些课程;三是让年轻教师包干式的带动他们多参与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四是多找老同志谈心,让他们当好工作态度的表率,以敬业实干的精神激励年轻教师,从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3、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并用

赵集中心校大部分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面对这一现实情况,我明确告诉每一位教师,位置的偏远,绝不能作为我们失去工作积极性、松懈工作纪律的借口,我们必须以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确保办学质量,对得起把希望寄托于我们的乡村孩子们。位置的偏,我们无法决定学校迁离;路途的远,我们连缩短一厘米的能力也没有。我们可做的只能是寻求多种解决困难的办法。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要求各校教师比预定的时间提前20分钟从家出发,一则开车慢一点保证安全;二则防路上堵车等不测事故。我要求各校均开办教师小食堂、教师午休室,为此我作为一项必做工作还专门组织人员进行过一次排查,同时要求学校为他们配备必要的炊具、餐具及寝具,中心校每年从工会会费中拿出一定资金,为小食堂添置电磁炉、电饭锅等器具,并分时送去米、面、油、被等生活必需品。

以上工作要求和措施的实施,使得广大教师工作起来无后顾之忧,着实解决了现实困难,从而能以校为家、安心工作,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整体办学效益显著提升。

五、学校规模偏小,教科研能力不足

赵集中心校各校各年级基本都是单班,且生师数偏少,这对于以集体研讨,集体智慧为准则的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起到极大的制约作用,为此,我们中心校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首先以中心校教研室人员牵头,通过听课、赛课、评课、研课等方式挖掘出中心校范围内具有较强教研能力的教师,组成分学科的中心校教研组,然后制定相应的学科教研计划,定期组织同学科的教师共同活动,诸如集体备课、集体研课、集体磨课等,并制定出每学科教师提升计划,对中心校内学科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定期进行听课、评课、指导、提高。这一办法的实施,虽是因现状而实施,但通过近几年的效果看,对整个中心校教研活动的开展、能力的提升确实起到了超乎设计时的效果。

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赵集中心校所辖二级学校地域上南北相差10里路之多,规模上从四五十人到四五百人不等,分布着完全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等不同类型,各个学校工作着的老师们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心态差异。这一现象使我当初非常的困惑,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整个中心校工作的开展及办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自2017年9月到中心校任职,经对各校调研摸排,在原有基础上的校园建设、教学质量、师资建设等方面,让各个学校分项制定出三年的发展规划,明确地对各位校长提出要求,中心校年度考评各校成绩不根据评估时你校怎样,主要看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你干了什么?改变了什么?进步如何?从而激发了各校争取年度进步的干劲,使各校工作都有奔头,都具有年度评优的机会,避免了基础较差学校自暴自弃,甘愿落后的思想。从而保证了整个中心校工作有序逐年向前推进。今日回头看一下,绝大部分学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自2017年9月到中心校任职,我亲自到二级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平均不少于两次,并参加了多次各学校的学生家长会,这样做的意图其实很简单,就是以我之口,让每个学校的教职工都能熟知中心校开展工作的真实意图及工作方式方法,是每个人的思想都能顺应中心校工作指导思想。避免产生多人多想法,遇事不理解不配合的离心状态,并保证把所有教职工的成绩纳入中心校一并评定和表彰。这种做法,既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又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在中心校表现的平台。近几年,中心校在宣传报道、论文评比、竞课赛课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各位同仁,作为一名校长的不易我毋直言,大家都深有体会,但作为一个在城镇学校履职校长达22年之久的我,一头扎进偏远的乡村任职,着实让我品尝了一把一切从头再来的辛酸。面对乡村学校的现实状况,教育事业赋予校长的重大职责,我责无旁贷,去年的工作总结我的标题是:佳绩在册然已过,再展宏图谋新篇。

我深知,在位一日,必谋政一天。我将带着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对乡村教育的深厚感情,与在座的各位一道,重拾心情,立足岗位,自我施压,为乡村教育的腾飞贡献力所能及的一切智慧和力量!

振兴乡村教育的历程虽很艰辛,但我们一定会享乐到泥土培育出的参天大树的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