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体育改革,建设活力校园
实施体育改革,建设活力校园
濉溪县四铺中心学校校长 吕捷
四铺中心学校始建于1959年,坐落在濉溪县四铺镇四铺街。学校辖中小学幼儿园13所,拥有110个教学班,约4000名学生,212名教职工。
六十年办学历程,一代又一代四铺教育人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学校在曲折中发展,在起伏中进步,逐渐锻造成一个“文化氛围浓郁、教书育人并重、体育特色鲜明、师生共同成长”的就学平台。但是由于位置、生源、师资、技术、管理成效等诸多原因,学校发展出现“小步慢走”的局面。面对境地尴尬,学校领导班子为破冰寻路而苦苦思索……2019年6月,我校被县教育局遴选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实验校,联盟引领我校实施体育教学“四项改革”,建设活力校园。我们认为,此举是助推我校突破办学“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扬帆起航
梦想从濉溪起航,希望在四铺放飞。
2019年7月,濉溪县教育局领导带领部分中心学校、局属学校校长远赴包头参加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现场会。8月24日,濉溪县20所中小学加入了由教育部体卫艺司与北师大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成立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从而成为实验学校。濉溪县教育局领导接受了全国学校体育改革领军人物、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主席毛振明教授的授牌,从此开启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濉溪县实验区的新征程。2019年9月,根据体育联盟专家量身定制的《濉溪县实验区体育教学改革整体方案》,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四铺中心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开始全面推进。
二、踏上征程
燧石在敲打中发光,钢铁在熔炉中成器。
2019年9月,我校拉开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序幕。面对快节奏、高强度、严要求的体育教学改革任务,短短数月,我校在强化宣传、整治场地、购置器材、统一服装的基础上,迅速成立了由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等组成的“体育教学改革办公室”,实行周例会制、基本完成了师资培训,依据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案制定了学年训练计划及考核评价标准,持续强力推进体育教学四项改革。具体地说,一是利用课堂内外对4—8年级916名学生实施“体育趣味课课练”遴选项目的学习提升;二是在小学和初中分别实施“品式跆拳道”与“校园篮球”两个“一校一品”项目的优化训练;三是利用课堂内外对6—9年级818名学生开展武术操《英雄少年》教学;并以此构建气势磅礴的大课间操“二元结构”(特色武术操+全员跑操);四是通过点面结合,尝试举办初中毕业班中考体育项目运动会,积极筹备首届中小学生全员运动会。体育教学“四项改革”实施一年多来,运动场上的体育课堂成为学生们成长的乐园。“体育趣味课课练”让学生在快乐中强化了感统能力,增强了体质体能。“品式跆拳道”和“校园篮球”两个“一校一品”项目的实施,让学生在愉悦中锻炼了竞技能力,培养了体育特长。在大课间操“蜕变式”改革实践中,不管是月朗星稀、寒风刺骨的早晨,还是夜幕降临、炎热难捱的傍晚,全体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学校干部依据分工职责,从集合队伍、队列队形、动作到位、班距均衡到标兵引领、口号呼喊、音乐配置、结束解散等环节,无不倾注了大家的心血和智慧……秋去冬来、寒暑易节,当818名初中生阵容恢宏大气的武术操、动作整齐划一的全员跑操在运动场上完美呈现时,我们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实践证明,体育教学“四项改革”对师生增强规则意识,严明组织纪律,提振精神、强健体魄、磨炼意志、促进学习、强化凝聚力、提高执行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坚信,只要笃定前行、静候“花开”,那么以“体”育人,前景可期。
三、奔向远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一代伟人毛泽东精辟地指出了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年多来,体育趣味“课课练”和“一校一品”项目的实施,大课间操的“蜕变式”改革,中考体育项目运动会的试办,改变了我校体育教学模式呆板、项目竞技性不强、趣味性差、内容枯燥、学生参与率低、课堂松散冷清的现状,使体育课堂呈现出结构严谨、内容新颖、项目游戏性突出、教学互动性增强、场面活力四射的生动景象。由此可见,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对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我校仅仅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要高质量完成“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给濉溪实验区规划的四项改革还要付出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将在“体育联盟”专家的指导下,在濉溪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借鉴县内外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校情,进一步强化组织、深化探讨、优化训练、细化考核,努力增加体育教学改革的科技含量,努力提升体育教学改革的品质品位,努力将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诉诸于理论,转化为可以复制的成果,在学区内校校推广,以平添校园活力,铸就四铺特色。